院内新闻
我院任海青等个人和集体荣获全国妇联、国家林草局表彰
时间:2023-03-16 来源:中国林科院党群工作部 文字: 图片: 编辑:赵健宇 点击:

在“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前夕,全国妇联表彰了一批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直属机关工会、妇工委表彰了一批局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五好文明家庭。

我院木工所任海青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我院木工所木材力学与木结构研究室、生态所荒漠化研究所获局巾帼建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重点实验室刘妍婧、森环森保所徐庆获局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资源所蒋娴家庭、后勤中心尹亚星家庭获局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希望以上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做好表率,在新征程上彰显新担当、再创新辉煌。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院分党组各项工作部署,勇于担当作为,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为院所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任海青同志作为木材力学与木结构工程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十五”和“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以及林业局“948”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课题研究。在木材力学性质的早期预测,国产木(竹)结构材制造和评价技术,木结构舒适和耐久性能评价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鉴(认)定成果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EI收录35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专著3部;主持制定国家标准6项。201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2008年荣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称号,2006年获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同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林科院科技二等奖1项。

在木材力学性质研究方面,任海青同志揭示了立地条件、种植密度和树龄对人工林木/竹材基本材性参数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主要人工林木材力学指标数据库校正和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实现活立木力学性质的快速预测。基于早晚材密度建立的无疵小试样弹性模量计算模型和顺纹抗拉强度预测模型,以及指接材顺纹抗拉强度预测模型,突破了木材材性预测依靠大量统计数据的局限,物理意义明确,可推广至所有树种,为林木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木结构工程方面,任海青同志创新构建了包括优化加工、产品分级、无损评价、强度性能测试和构件连接等技术在内的一整套结构用规格材高效加工、性能评价及其相应标准的技术体系平台。等级化规格材制造技术,突破了国产结构用材特征值基于无疵小试样推测方法的局限,改变了我国无等级化规格材的历史,并创立了我国首个结构用锯材的足尺测试数据库。建立了结构用木质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小抽样试样数、特征值和设计值的归一化计算公式,填补了结构用木质材料现代基础理论的空白,已成功应用于锯材、胶合木、人造板、重组竹、传统原木和方木等结构用木质材料的设计和后续应用评价。

任海青同志采用双层保温系统和双向式骨架交错技术创新,设计制造了具有节能、隔声等多种功能的木结构预制复合墙体,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木结构房屋性能评价技术与指标体系,研发木基结构板材(用作墙板、屋面板和楼面板)足尺均布载荷、集中载荷和冲击载荷测试机,建立了墙体构件稳态传热性质测试平台。创建了CLT承载性能的高精度评价技术体系,提出了CLT的炭化速率模型,实现CLT耐火性能的精准评价;揭示了锯材横切面宏观构造、CLT构造特征、测试方法、加工工艺和层板材料种类对CLT横向层滚动剪切性能影响规律和耦合效应,解决了CLT芯板滚动剪切强度低的技术难题;基于最弱链理论,确定了CLT抗压强度的长度、宽度、厚度尺寸效应调整系数,实现了不同尺寸CLT抗压强度快速精准换算;提出了考虑横向层剪切变形的CLT换算长细比计算方法,解决了CLT受压稳定承载力预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山东鼎驰木业研发中心、应县木塔、天津智慧山山丘广场等近70余项国家重点建筑工程,为林业行业解决碳的长期有效储存提供了新路径,能够显著提升国产人工林的附加值、加快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推广价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