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林业生态科技工程”项目完成课题验收
时间:2020-07-21 来源:科技处 文字:孙守家 黄志霖 图片:禇建民 编辑:张炜银 点击:


7月15日,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在中国林科院组织召开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林业生态科技工程”所属七个课题验收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院士等9名专家担任评审专家,国际竹藤中心王英高级会计师等5名专家担任财务验收专家,验收会由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创新处处长宋红竹主持。

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世荣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世荣首先感谢了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对中国林科院科技工作的长期支持,同时指出林业生态科技工程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项目提炼共性技术,将共性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有机结合,进一步集成优化,突出重点,解决生态工程建设中的瓶颈技术问题。

林业所所长张建国研究员代表项目承担单位讲话,项目办介绍了验收要求,项目主持人孟平研究员对各课题汇报提出具体要求。

森环森保所黄志霖研究员、林业所张劲松研究员和孙启祥研究员分别代表项目第四课题“长江防护林质量调控与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第五课题“资源节约与环境改良型农林复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和第七课题“生态经济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汇报了课题总体目标、完成情况、技术创新、主要科技成果等。专家组对三个课题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长江防护林质量调控与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在长江中上游脆弱生态区(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和四川盆地丘陵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水库消落带和城郊区)及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对区域长防林生态网络构建、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结构调控、林分尺度防护林质量调控、定向培育与高效经营技术等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面向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控制和水源涵养功能耦合的区域防护林生态网络构建技术,长江中上游脆弱生态区防护林植被更新恢复和结构优化技术、三峡库区长防林流域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调控技术、林分结构调控与定向经营技术;长江中下游低丘低效防护林的优化结构调控与经营技术等7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防护林结构调控、林分定向经营、植被更新恢复、结构优化及低效防护林经营5个试验示范基地和7个结构调控与高效经营模式,试验示范基地面积2406亩。示范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降低了87.3%,侵蚀强度达到轻微水平。发表论文52篇,其中CSCD收录39篇,SCI和EI收录13篇,出版专著1部。制定2项行业技术标准和申请2项国家专利,培养研究生21名。

“资源节约与环境改良型农林复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在协作单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农林复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华北南部低山区,研究提出了核桃-作物复合优选模式、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中核桃水分胁迫程度无损诊断技术;在黄土残塬区,研究提出的苹果-作物复合水分调控管理技术可使水分利用率提高20%;在中南及西南丘陵区,研究提出的农林复合技术可使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25%以上;在豫东平原,研究提出的杨树防护林配置模式可使养殖污水氮、磷净化率分别可达18.58%和75.87%;在苏北平原,研究提出的柳树林带可使生活污水核心污染物浓度降低25%以上;在辽河平原,研究提出的农林复合模式可使土壤硝态氮潜在淋失量降低15-20%;研究构建了杨树林冠生长模型、防护林影响下的玉米产量模拟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建成资源节约与环境改良型农林复合技术试验基地7处,共计1870亩;提出5项关键技术,形成2个技术标准(草案)。申请国家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5篇,EI期刊收录3篇,CSCD收录20篇;培养研究生18名。

“生态经济型血防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紧紧围绕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以及血吸虫病疫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以生物防控为技术路径,研究提出了湖沼区抑螺、耐水淹兼具的滩地多树种选择与梯度配置、适度密植(+复合经营)、人工促进抑螺植物加速更新,山丘区兼具化感抑螺作用的特色经济植物选择应用、林下多年生经济植物复合经营、覆盖抑螺,以及低效林改造的抑螺植物引进、树+地+水综合提升等8项技术,构建了10个优化技术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持续高效生物防控血吸虫病关键技术。技术应用使钉螺密度下降55%以上或保持无螺环境,经济生态等效益明显改善。建成了生态经济型血防林试验基地5处,面积共2500亩,筛选滩地抑螺、耐水淹优良植物材料8种,和山丘区抑螺或经济优良植物7种,获得了优良抑螺活性组分3个,研制了抑螺剂/肥5个。制订了标准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期刊收录8篇,培养研究生10名。

验收会采用“现场会议+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项目、课题、任务团队负责人及骨干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文:孙守家/林业所  黄志霖/森环森保所   图:褚建民/林业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