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张建国研究员就三北防护林建设与沙尘暴、雾霾的关系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时间:2018-04-17 来源:朝闻天下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央电视台2018年04月16日讯

  链接:[朝闻天下]今年春季沙尘天气增多 三北防护林惹的祸?http://tv.cctv.com/2018/04/16/VIDEFTFdwaNJPe2KNpA2mu5S180416.shtml 


  沙尘暴与雾霾是我国北方频发的两种灾害性天气。近年来,由于沙尘暴与雾霾发生频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和群众对三北防护林建设与沙尘暴和雾霾产生和发展模糊的关联认识。日前,我院林业所张建国研究员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解析,采访新闻在16日的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朝闻天下节目中进行了报道。张建国研究员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解析和回答:

  关于三北防护林对沙尘暴有何影响:首先要科学认识我国沙尘暴是如何产生的。沙尘暴是沙漠化的产物,我国北方地区,包括中亚地区和蒙古国南部戈壁地区,一般冬春季大风频率高,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是沙漠化扩展和沙尘暴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减少沙尘暴的产生,防沙治沙是最为有效途径。

三北防护林建设从1978起步到今天,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特别是在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上,我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治沙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沙区植被覆盖度和生物多样性的显著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有效遏制了长期以来沙进人退的局面,显著降低了沙尘暴的强度。沙尘暴爆发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主要原因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和荒漠化区土地的过渡开发和草原超载密切相关。

  关于三北防护林对阻碍凤的流动对雾霾有何影响:首先要指出的是三北防护林与雾霾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雾霾的产生主要是化石能源大规模应用、不清洁的生产方式和区域特定时空特定气候相互作用的产物。

  目前,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还是很低的,就是以乔木林构成的各种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下垫面仅为5-10米,沙区的灌木林就更小,因此三北防护林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充分梳透性的生态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和大尺度看,三北防护林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对阻碍风速导致雾霾扩散下降没有显著的效应和直接的证据。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可能有亲身的感受,一定强度的风力是雾霾快速消散的决定性因素,而一定风力的出现是大气环流驱动的结果,而非防护林所能左右。实际上雾霾的产生主要来自现实的化石能源结构和非清洁的生产方式,解决雾霾的关键是实现清洁能源、清洁制造和清洁生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