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2018年01月10日讯 记者彭科峰报道
木荷是南方最主要的乡土造林树种。由于其良种缺乏、育种进程缓慢、高效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木荷的规模和产业化发展。日前,记者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在木荷繁殖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已建成收集保存近千个优树无性系的木荷种质基因库,“木荷珍贵优质用材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技术”通过专家鉴定。
周志春研究员介绍,多年来,他们在木荷全分布区,专家们开展大规模优树选择、抗逆种质(优树)增选、特异种质发掘利用、木荷优树家系多点测定与评价研究。目前完成了木荷第一代遗传改良,解决了木荷轻基质容器苗精细化培育和产业化生产技术,提出了木荷营造林及高等级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推动了木荷珍贵用材树种的遗传改良和现代育林步伐。
目前,科研人员在其主产区浙江、福建等7个省(市),尤其是在其中心产区和边缘产区共选择优树1108株,在浙江龙泉国家林木良种基地嫁接保存木荷优树无性系876个,以及同属的银荷、红荷等优树无性系27个,共计903个,构建了我国首个与目前最大的木荷育种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