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余亚林中心:好家风哺育好儿郎 祖孙三代都是大山守护者
时间:2017-04-26 来源:中国江西网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江西网2017年4月20日讯 见习记者付雨璇报道:地处分宜县境内西南端、南邻安福、西接宜春的年珠实验林场成立于1979年,到如今,已经快要走过40个年头了。在这里,有一段人与自然的赞歌在这里传唱,他们就是亚林中心内相继守护大山、播绿护林、痴心不改的罗氏祖孙三人。

  锄头箩筐掘山道 铁索竹排运木材

  退休20多年的爷爷罗其发,如今已经88岁高龄了。这位老人依旧心里惦念着林场的情况,时不时就要问一嘴,他还想再去他挥洒过汗水和青春的地方再多看看。

  他是年珠实验林场的第一任场长,几乎是看着林场发展起来的,感情自然非比寻常。

  那时候林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职工的出行都是靠双脚,每次休假回家都需徒步10多个小时,甚至通宵赶路,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仅有的那点休假时间。当时森工生产同样困难,山场属原始森林,没有生产林道,木竹的运输主要靠雨季山沟涨水,木竹扎成排,借雨水放排10余公里运送下山,因此,林场工人时常被当地村民讥笑为“野猪工人”。

  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修路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工程,但是没有机械化,如何开路修路?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大难题。最终大家通过顽强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靠着你一锄头,我一箩筐,坚持不懈,开辟了林场第一条简易便道。

  而到现在,这条路,依旧被人们使用着。初代场长和职工们的故事,也和这条路一样,一直牢记在人们的心里。

  起早贪黑做家访 斗智斗勇解危机

  父亲罗斌,现在也是快要退休的年纪了,但却依旧在林业工作岗位上不忘初心,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1983年,罗嘉东的父亲罗斌退伍后分配在年珠实验林场工作,后因工作需要,罗斌被调入林场派出所。当时林场的派出所不仅要管理林政案件,还需要管理辖区内的治安案件。因此,罗斌常常白天带所里人员走村串户做家访,夜晚还要带领护林人员加班守夜,防止有不法人员偷盗林场的木竹资源。

  “所以小时候的我很少看到父亲,每天我还没起床父亲就走了,夜晚父亲回来时我也已经熟睡。”罗嘉东说,有一次,家里突然来了很多职工,年少的他起初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才知道是当地的村民偷了林场科研林地里的木材,上级领导责令派出所立马开展侦查。于是,罗斌带领护林队人员立即到村里开展调查,但当地村民不仅不配合调查,还仗着人多势众与护林队人员发生冲突,为保护队员,罗斌甚至被村民打伤。林场的工人们知道此事后,纷纷来家中看望罗斌。“当时职工们都非常气愤,父亲却很理性的劝阻大家,要求大家别冲动,通过父亲多次努力,最终还是成功将犯罪人员绳之以法。”罗嘉东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但父亲罗斌从来都无所畏惧,永远冲锋陷阵在护林事业的第一线。

  心怀理想守大山 家风哺育“林三代”

  由于深受家庭熏陶,罗嘉东从小就林业充满了热爱与激情。2008年大学毕业后通过人事考试进入亚林中心工作;2010年9月,调亚林中心护林防火处;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调入年珠实验林场,主管护林防火工作。

  为提高村民防火意识,多年来,罗嘉东总会骑着摩托车,配上扩音喇叭走村串户进行宣传。特别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假日期间,他和护林队员都会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这些年来,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年珠林场从未发一起火警火灾,并多次被评为赣中九县(区)防火先进单位。

  2015年春季,年珠林场的全国杉木科研林遭村民散养牛羊破坏。当时,正在休陪产假的罗嘉东得知消息后,主动放弃陪产假,和护林人员带着干粮一起上山,驱赶牛羊,并用毛竹加高加固围栏,一干就是六七天。作为独生子女的罗嘉东,很少干体力活,因此每天回家后他都腰酸背疼,肩膀也因扛毛竹出现红肿。“想想前辈们吃过的苦,我这点算不了什么,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现在看着这些幼林茁壮成长,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时光荏苒,几年的林场生活,使罗嘉东更加坚定了扎根林业、服务林业、献身林业的信念。罗嘉东说,他就是喜欢林人无私奉献的执着、兢兢业业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林三代’的我,将跟随爷爷和父亲的脚步,踏着老一辈林业工作者的足迹,在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谱写新的篇章。”

  从爷爷罗其发到父亲罗斌,再到罗嘉东,一家祖孙三代人在造林护林一线选择坚守,他们默默守护着这一片山林,他们用汗水滋润了每一株苗,用双脚丈量过林区的每一寸地,青山印证了他们的艰辛,绿树年轮铭刻着他们的坚守。他们走着同样的山路,巡护着同样的树林,做着同样的事——为建设亚林中心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