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楸树新品种材积生长量提高15%
时间:2017-05-15 来源:绿色时报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2017年5月12日讯 “楸树蒙古栎香椿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项目日前完成专家现场查定,楸树新品种材积生长量较对照提高了15%以上。项目由中国林科院林业所主持。

  研究获得2 项国家发明专利,分别是“一种楸树无性系的选育方法”和“一种灰楸组织培养方法”,并制定了楸树嫁接育苗技术和埋根育苗技术2 项地方标准。营建了楸树不同类型杂种无性系试验林11 亩、包含638 个杂种无性系的种质资源保存林40 亩、楸树良种林下间作示范林100 亩。创制楸树人工杂交组合46 个,选育优良杂交组合5 个、优良无性系6 个,其中4个优良无性系通过国家级林木良种认定、2 个获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材积生长量较对照提高了15%以上。目前,项目在北京、甘肃、河南、湖北、贵州、江苏、陕西等10 余个省份营建楸树试验示范林500 多亩,示范推广1000 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楸树在自然状态下很少结种,发芽率低,因此埋根、根蘖的无性繁殖方式成为楸树人工林高产育苗的重要途径。然而,过度依赖无性繁殖育苗方式会造成楸树群体遗传多样性降低、种质基因资源流失以及林分品种单一、抗性降低等生态风险和危机。楸树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在构建规模化无性系繁殖技术体系、保证楸树持续高产经营的同时,通过种质资源收集与创制,利用传统杂交育种方式,有效提高了楸树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宋平 舒画琴)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