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打造森林生态产品质量检测国家级实验室
时间:2016-08-26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2016年6月26日讯

  绿水青山价值多少金山银山?每年12.68万亿元。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国家站为我们提供了这个由权威科学家给出的答案。同时,这个答案已被写入《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中的中国森林核算研究》,前不久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江西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创建于1984年,属双料国家站台,既是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所辖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主要台站,也是科技部批准的国家重点生态环境野外观测台站之一,在引领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站以来,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定位为中国森林生态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实验室,为积极开展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工作,建立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生态产品测量方法体系,对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单位。

  标准的制定与引领者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和综合化,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也越来越大。为此,一系列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问题为目的的区域、国家和全球性的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缺乏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体系,不同生态站、不同人员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理解和表达不统一,生态站建设和定位观测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观测方法等方面的不一致,致使观测数据千差万别,难以进行比较,不能为国家决策部门所用。

  此时,作为林业标准化体系的一部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化成了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中国,大岗山森林生态站成了这一系列标准的孵化场所。

  在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站长、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首席科学家、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的提出者与设计师王兵研究员的带领下,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课题组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标准体系研究工作,制定了从森林生态站建设、观测指标、观测方法、数据管理到数据应用等一系列标准,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规范了森林生态站的建设和观测研究,全面提升了森林生态站建设和观测研究水平。课题组采用“多站点联合、多系统组合、多尺度拟合、多目标融合”的综合观测,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数据,通过数据共享与联网观测研究,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制,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服务。

  以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的标准化为例。

  课题组采用专家咨询法和频度分析法,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指标的制定情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中涉及的指标,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相关研究中使用的典型指标,并结合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目标、内容和特点,提出全面反映其定位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指标,最后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论证,提出适用于全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指标体系,对全国其他森林生态站开展定位观测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王兵说,大岗山森林生态站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标准制定的引领者,在2007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67项林业行业标准中,牵头制定了5项,占年度发布量的7.5%。近5年来,在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的基础上,由王兵牵头制定出版了《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606-2003)》《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标准(LY/T 1626-2005)》等7项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并在全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推广应用。另外,《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观测与评估规范》和《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两项标准也已通过审定并出版,进一步带动全国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与研究工作迈向了标准化战略的新高度。

  科学方法论的孵化器

  除了标准体系建设,科学方法论的孵化也是大岗山森林生态站的一大工作重点。

  科学的方法是决定一件事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在评估绿水青山的价值上同样适用。中国的森林空间跨度大,立地条件丰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且十分复杂,对于国家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评估,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又巨大的工程。

  为评估森林生态服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生态产品测量方法体系。为此,王兵及其科研团队依托大岗山森林生态站雄厚的基础条件和科技优势,在国内外该领域多年研究的基础之上,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林情,专门设计出一套森林生态服务评估体系——森林生态连清体系。

  森林生态连清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定期清查的简称,指以生态地理区划为单位,依托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森林生态站,采用长期定位观测技术和分布式测算方法,定期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全指标体系观测与清查。它与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相耦合,评估一定时期内森林生态服务及动态变化。

  王兵说,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比较复杂,适合采取分布式测算方法,划分成多个均质化的生态测算单元进行评估。分布式测算方法,首先要将全国(港、澳、台除外)按照省级行政区划分为一级测算单元;在每个一级测算单元中,按照优势树种组划分成77个二级测算单元;在每个二级测算单元中,再按照起源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划分三级测算单元;在每个三级测算单元中,按照林龄组划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等第四级测算单元,再结合不同立地条件的对比观测,最终确定7150个相对均质化的生态服务评估单元。这也成为目前评估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所采用的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除了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大岗山森林生态站还针对材积源生物量法、碳通量法两种计算森林碳汇方法存在的弊端,孵化出了更适合中国国情和林情的生态站野外样地实测法,通过走进森林进行典型抽样,提高了森林碳汇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另外,我国目前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国家报告都在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孵化出来,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和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国家报告等。

  王兵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立足于服务林业行业发展、服务林业生态建设,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大岗山森林生态站所取得的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刘鸽 王建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