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毛竹基因组测序完成
时间:2013-02-27 来源:中国科学报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科学报》2013年2月27日讯 记者潘锋报道 2月24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生物学杂志——《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际竹藤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共同完成的“毛竹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项目科学顾问、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指出,这一研究为毛竹及其他竹类作物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毛竹是具有最高生态和经济价值的禾本科竹亚科植物,具有非常独特的生物学特点。我国有毛竹林面积386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在科技部、财政部等的支持下,从2008年开始,我国启动毛竹基因组测序和相关研究。


  研究发现,毛竹基因组包含超过20亿个碱基对,是水稻的4.5倍,高粱的3倍,与玉米相当。该项目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毛竹进行全基因组随机测序,获得了相当于毛竹基因组150倍覆盖率的原始序列,组装出覆盖基因组95%以上区域的高质量序列草图,揭示了60%的毛竹基因组为重复序列所覆盖。


  同时,研究人员还对毛竹主要组织进行了深度的转录组测序,注释出近32000个高度可靠的毛竹基因,约占毛竹基因总数的90%。由此建立的基因表达谱,覆盖了毛竹大部分的自然生长阶段,其中包括了非常少见的毛竹开花时期的基因表达数据。


  该论文审稿人认为:“毛竹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必将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兴趣,对包括竹类植物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物种的基因功能、分子育种、物种进化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