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9月27日讯 (李晓丽 王建兰 黄 冰) 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宣布实施之际,“中国林科院第三届杰出青年”评选产生的新闻备受林业科技界关注。
“青年拔尖人才”是“国家特支计划”中被“特殊支持”的重要群体。中国林科院开展“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正是着眼于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这是该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强科研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是激励青年人才迅速成长的重要手段。
当然,意义远不止于此——中国林科院被视为林业科研院所中的“国家队”,它的辐射、引导效应还会向外蔓延。历经3届评选,产生了19位“杰出青年”,他们是林业科技界的精英,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会激励更多年轻人在科技事业中追逐卓越。中国林科院这种重视青年拨尖人才发展战略将被众多林业科研单位普遍认同,潜移默化中成为整个林业界人才培育、选择、使用过程中的统一标杆。
林业的未来在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尤其是青年英才。谁拥有充满创新创造活力的青年英才,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鼓励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就是着眼于林业科技发展的未来。正如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孙扎根在前不久召开的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上所强调的“广大林业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中坚力量。”
科技携手青春,威力锐不可挡。“中国林科院第三届杰出青年”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却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拔尖人才。陈光才早已独挑大梁承担科研项目,吕全在森林病虫害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何彩云在蛋白组学领域的研究颇有建树,殷亚方已成为中国林科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王基夫一篇影响因子高达6.17的学术论文被业内同行津津乐道,庞勇已经在国际激光雷达生态应用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当选“中国林科院杰出青年”只是19位科技工作者事业的新起点,希望他们和全国林业科技工作者一道,牢记使命,奋力拼搏,为建设未来强大的现代林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