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4月27日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守攻) 尽管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林业产业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种业科技创新必然成为国际种业竞争与垄断的核心手段。
当今,优质、高产、高抗基因和新品种已成为林木花卉种业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现代林木花卉种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市场化、企业化、多元化已成为林木花卉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面对竞争激烈的现状,我国现代林木花卉种业发展亟待加强以提高育种效率为主的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加大基础保障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林业种业发展模式。
坚持面向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推进林木良种选育和种苗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坚持育种研究与种苗生产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结合;建立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基因发掘与种质创新、良种培育到产业化推广利用的技术体系;构建主要林木和花卉的长期育种项目和体系,形成林木花卉育种的产业链,提高育种效率;加快乡土树种资源的研究开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高抗林木新品种,减少对国外品种的依赖。
国家应建立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渠道,完善和落实林木良种补贴、林木种子储备制度等保障性扶持政策,完善和加强林木良种审定、林木种苗生产标识、林木种苗经营许可、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法规制度;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基础条件建设的投入,加强林木花卉种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基地、林木种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种基地、林木采种基地等建设,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林木种质生产基地。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林木花卉种业企业建立互利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种业技术创新联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中的主导作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模式;对林木花卉品种的选引育繁、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创建等给予政策扶持,对实力强、成长性好的种业企业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林木花卉种业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林木花卉种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林木花卉种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