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优良彩叶树种王族海棠价值独特
时间:2012-03-20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3月20日 (曹云 王立明 卫玉明) 赏心悦目是王族海棠给人的总体印象。近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从中国林科院城市林业研究

  室专家王木林及其同事处了解了极富开发潜力的王族海棠。

  20年观察,见证生存能力

  王木林曾专职撰写《中国树木志》和《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文革”期间,他与我国树木专家有多年业务交流,对树木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敏感性很强。多年观察和种植树木的试验,使他对树木的生存能力与适应环境了然于胸。

  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植物园,王木林在理想的植株上采了几个王族海棠芽,由此开始进行长期嫁接繁殖、栽培观察。据介绍,王族海棠是北京植物园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美国引进的14个海棠品种之一。这些品种各有特色,比如雪球海棠百花诱人、钻石海棠粉色浓密。

  1999年,有同事回老家吉林通化,王木林让其带了几株回去引种,还告之“80%不会冻坏”。结果,引种的王族海棠一株都没冻坏。此后数年,王族海棠逐渐被引种到辽宁抚顺及黑龙江,还有内蒙古、新疆伊犁、山西大同等地,均表现不错。

  耐寒抗旱,未发现病虫害

  王木林研究王族海棠已有20多年。对王族海棠的栽培应用及特性,王木林有着深刻的理解。

  “早春萌动早、雨季前生长量较大、封顶早等其他生态特性,说明它具有很强的抵御恶劣环境的潜能,比如耐寒、耐旱。”王木林说。

  2009年冬,由于实验地正对西北风口,柿树、花椒被冻死,国槐、毛白杨、榆叶梅、紫叶李、紫叶矮樱等一些树种有冻伤的,紫叶矮樱还有被冻死的,而王族海棠则完全正常。“在海河流域及以北的广大地域,均能栽植。”王木林称。

  多年与西府海棠、海棠果、紫叶矮樱、紫叶李等一起栽培,王族海棠在密度较大、不浇水的环境中,表现出很强的耐旱能力,尤其耐大气干旱,这是上述其他树种所不及的。

  栽培20多年来,未发现特别的病虫害,在腐烂病感染区内,其他海棠均有染病者,王族海棠未见染病。

  红花紫叶,树型相对高大

  王族海棠为落叶小乔木,但在北方,属于较高大的彩叶品种,认真修剪可以养成美观的树型,观赏价值极高。

  它干皮紫红色,株形峭立,树冠卵形,侧枝匀称,分支长短有序,枝叶稠密,紫叶红花。在整个生长期,叶均为紫红色;花梗长2厘米-3厘米,花径4厘米-5厘米;果为梨果,扁球形,径1厘米-2.5厘米,紫色,经冬不落。

  红花、紫叶是王族海棠最大的特点,早春叶红色后变为紫色,花深红色。

  用海棠或山丁子等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作砧木嫁接繁殖容易,小苗分枝较有规则,徒长枝少,采用先进育苗及修剪技术,适时认真修剪,就可以养成美观的树型。

  价值独特,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北方只有绿叶、白花或粉花海棠,紫叶树木如紫叶李、紫叶矮樱花近白色微带红色(或称水红色)。作为从美国引进、蔷薇科苹果属的一个园艺品种,王族海棠是继紫叶矮樱、紫叶李之后的又一红叶树种,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族海棠枝条节间短,枝叶稠密,树冠卵形而规整。植于景区美观,遮挡效果好;植于绿地、林带,防风、滞尘及防噪声效益相当明显。

  海棠属苹果属,苹果属有30多种,我国有20余种,王木林对这些树木的形态特征及用途都很熟悉,唯独见到王族海棠啧啧称奇,认为其特点填补了我国苹果属树种的多项空白。“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树种很多,其中海棠也不小,但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很少。”王木林说,“王族海棠价值独特,应用广泛。”

  由于枝叶稠密、生态效益好,尤其适合城市造林绿化,在城市造林治理PM2.5的今天,王族海棠前景一片光明。

  (谭金荣、周茂、王立强、徐旭、刘宁为本文写作提供资料支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