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引种决不是一拍脑袋就得的事
时间:2011-05-20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5月20日讯 (张一粟)圆冠榆耐寒、耐旱、抗高温能力很强,树形规整统一,几乎没有什么病虫害,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行道树,不仅适合在新疆种植,也适合在北京种植。这是王木林在北京经过近十年的引种与考察,对绿化树种圆冠榆下的结论。

  为北方城市园林绿化选择优良树种,这可以说是王木林这一辈子孜孜以求的事业。曾任中国林科院城市林业研究室主任,也曾经是著名植物学家郑万均助手的王木林已是76岁的高龄,如今还是一刻也不停歇地进行他的树木研究。

  在北京昌平小沙河村的苗圃地里,王木林指着他引种的圆冠榆向中国绿色时报的记者介绍,从2002年引进圆冠榆,他已经在苗圃地里对圆冠榆进行了整整10年的观察。2009年北京是寒冬,2010年是干旱,去冬今春气温寒冷干燥更是近几十年来罕见,这些圆冠榆都存活了下来,而且生长还不错。特别是能经受住近几年这样极端寒冷和干旱气候,说明圆冠榆适合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种植。

  在王木林的研究领域中,他对行道树格外关注。他对记者说,行道树在城市道路绿化与园林绿化中起着骨架作用。行道树要讲究景观效果。一个城市绿化搞得好不好,看看这个城市道路两旁的树美不美就知道了。城市行道树的好坏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一个窗口。树形的规整与一致才能体现出行道树的美观与韵味来。王木林对一些城市道路上的行道树高矮不一、树冠形态各异的现象非常反感。

  10多年前,王木林出差新疆,在伊宁市发现街道上的行道树基本是圆冠榆。这些圆冠榆树干通直挺拔,粗细相差无几,圆球状的树冠仿佛一个个孪生姐妹。这些圆冠榆是人工修剪出来的?一打听它们都是自然长成的。

  行道林带讲究的就是整齐划一,伊宁市街道上这清一色的圆冠榆树形是如此的一致,让人感觉到一种整齐有气势的美观与壮丽。发现伊宁市圆冠榆行道林带,让王木林好似发现了新大陆。

  新疆夏季最高气温达45℃,冬季最低气温-39℃,日温差达30℃,年降水量仅40毫米至100毫米,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圆冠榆长势依然很旺盛,而且树形规整统一,如此好的圆冠榆引种到北京,理论上应该是没问题的。

  然而新品种的引种决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的事。王木林对一些地方对外来树种拿来就用,拿来就繁殖,拿来就推广的现象深恶痛绝,他说,不讲科学,盲目引种造成引种失败,劳民伤财不说,贻误时机更是痛心。圆冠榆作为一种从中亚引进来的外来树种,能否适应北京种植,这需要时间去检验,必须做规范性的引种试验。

  2002年,王木林开始在北京昌平区的小沙河村引种圆冠榆。小沙河村是北京靠北的当风口,这里冬季和早春气候寒冷干燥,天气干旱,风沙很大,圆冠榆要在北京地区推广,必须先经受这里环境的考验。王木林在小沙河村种下了两片圆冠榆林,一共有5000多株。王木林在两片林子里搞对比试验,一片进行人工管护,另一片只是刚栽上时浇一次水,然后让其自然生长。记者在王木林的苗圃地里见到,圆冠榆早已抽出了旺盛的新绿,那片人工管理了的圆冠榆林长势很好,而那片没浇水没管理的只是树干稍细些,长势也还不错。

  通过对圆冠榆10年的引种,王木林对这个树种的习性有了更多的了解:主干粗壮挺拔、枝叶繁茂布满树冠,自然形成球状很是美观;抗寒、耐旱、耐瘠薄,适应在盐碱土壤中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的砂质土壤中生长更快;普通榆树中常见的榆绿金花虫在圆冠榆中极少出现,病虫少,抗病虫害能力强更是其作为行道树不可多得的优点。

  王木林介绍,圆冠榆作为一种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不仅适合当行道树,而且用于庭院绿化、营造风景林,景观非常漂亮。圆冠榆规整的树形很好地弥补了目前国内苗木生产标准化不足的问题,圆冠榆在北京良好的适应性预示着它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树木引种更关乎长远生态建设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退了休的王木林坚持10年对圆冠榆进行引种试验,这种坚持精神与科学态度让记者深深敬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