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培育良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时间:2011-02-0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2月1日讯 (王胜男)科研项目组织、做实验、参加研讨、开展技术培训……对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首席专家、国家油茶科学中心首席专家和种质创新与利用实验室主任姚小华来说,“十二五”开局不过是又一段忙碌的开始。

  在今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工作报告中说,“十二五”时期,我国林业将加快发展“十大主导产业”,油茶等木本粮油产业便位列其中。

  “积极的政策信号显示了国家对发展油茶产业保障粮油安全的期待和决心,”姚小华说,“油茶产业发展的时间单位不以‘十一五’或‘十二五’来计,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科学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尤其是科学应用良种。如果说对‘十二五’有什么期待,就是希望我们的研究团队能培育出更多的油茶良种,在我国油茶主产区生根、开花、结果。”

  受政策激励,目前我国各油茶分布区发展油茶产业的热情高涨,动辄几十万亩上百万亩地规划。但让姚小华感到担忧的是,在发展油茶产业的热潮中,良种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良种与非良种产量相差极大。可以成熟应用的良种要经历长期试验过程才能得到。以油茶杂交育种为例,从人工授粉到选育出成熟品种,至少需要22年,即便是从实生选种开始培育无性系也需要15年。如果没有选用好良种,那对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姚小华和他带领的木本油料创新团队目前就把解决全区域良种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之一。据介绍,我国油茶分布区域很广,但有些地区还没有良种或良种不成熟,比如我国油茶北部产区,实生林分平均产油量仅每亩4公斤-5公斤。如果引进或选育出适合的良种,产油量有望达到每亩30公斤甚至更高。

  姚小华是国家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油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负责人,也是“油茶高产优质新种质创制”课题的主持人,目前已组织60个单位400多名科技人员开展攻关,为油茶产业长期发展建立了研发技术支撑体系。

  “十一五”期间,姚小华率领木本油料创新团队,开展了大批优异性状种质资源收集、创制与评价;选育了一批油茶高产、优质、抗逆及扩展分布区品种,并通过种内、种间杂交育种,获得了一批新种质;进行了主栽良种区域试验与评价,划分了主要良种的适生区域;提出了油茶良种识别方法;突破多项种苗培育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油茶繁殖效率和苗木质量等。

  姚小华说,“十二五”期间,油茶育种攻关将着重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整个油茶栽培区提供良种应用支撑。“目前,我们已经选育出了一大批优良无性系,并建立了区试或引种试验林。油茶育种不仅要考虑‘十二五’,还要考虑‘十三五’及更长远的规划,一代接一代地努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