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2月21日讯 记者王建兰报道 2月16日,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利到中国林科院调研,对中国林科院近期及长远发展提出要求。张永利指出,中国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中国林科院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科研单位,有着光荣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对林业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整个林业建设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动林业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张永利强调,“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林科院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努力实施重大项目,出重大科技成果;要加快培养、引进、造就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出高水平创新人才;要加快项目的系统化设计,从研究、推广到转化,出一批过得硬、响当当的典型;要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科研效率,增加科技投入的产出率;要抓好资源共享,提高科技成果、科技设备等的利用率和贡献率;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力戒浮躁,建设科学求实、踏实奉献的科研作风。
张永利指出,中国林科院是林业科技国家队,在全国林业科技体系中处在核心位置、宝塔尖上,地位举足轻重。要立足于干大活、挑大梁、做大事、产出一批在国际国内有足够影响力的重大成果;要发挥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统筹调度和整合科技资源,谋划、组织、实施一批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带动性、全局性、前瞻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热点以及林业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难题等方面超前布局,生产出对创业、就业、林农增收致富等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无论是在传统领域还是新兴领域都要发挥领头羊、先锋、引领、示范、带头作用。
张永利说,要造就一批与中国林科院的定位和使命相适应、有影响力、学术造诣高、能获得国际国内同行认可的高层次、高水平的领军创新人才和大牌科学家,不能光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要建设有特色、有活力、有能力、有水平、有层次、有梯队的结构合理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让我们的林业科技事业后继有人,自觉承担起科技创新这项长期、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张永利指出,要围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引导和示范,产出一批可圈可点、具有重要影响的典型。从科研做起,把成果转化为效益、转化为产品、转化为产业、转化为对实际工作的促进、支持和贡献。他说,成果不仅仅是一篇篇论文、一个个样机和展品,而应是物化的产品,要让科技成果鲜活起来,将科技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企业的产品上,形成具有中国林科院标志性的特色典型。
张永利强调,要围绕出成果、出人才、出典型,制定可操作、能落实的对策和规划。当前要抓管理创新,抓资源共享,抓科学精神建设,以“三抓”促“三出”。抓管理创新,就是要强化资金、项目、成果和科技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过程管理来保证目标实现,保证各类项目实施出好的结果,提高科技效率;抓资源共享,就是要抓好已有成果、工作基础、平台条件和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贡献率;抓科学精神建设,就是要建设一心一意搞创新、埋头苦干抓科技的学风和科研作风。总之,要以科学的措施和科学的精神抓好科技工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林业建设,为林业改革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