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成果丰硕
时间:2011-01-06 来源:科技日报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科技日报》2011年01月06日讯(胡利娟)作为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学调查与考察类”9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0年12月30日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该项目历时四年,初步查明了该沙漠“羽毛状”沙丘的形态学特征及形成过程,首次发现并命名“沙砾碛”这一独特地貌类型,还首次确认敦煌鸣沙山是库姆塔格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库姆塔格沙漠的地域范围和面积。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地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沙漠东止敦煌鸣沙山,西隔罗布泊洼地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望,南依阿尔金山,北抵阿奇克谷地和北山。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120公里,总面积2.28万平方公里,被列为中国第四大流动沙漠,境内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极端干旱,地貌类型复杂,沙丘类型多样,尤以全球沙漠中独特的“羽毛状”沙丘著称。

  2006年12月,“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会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气象局和甘肃省所属的18家教学、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项目集合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动物、植物、土壤等9个学科、21个专业方向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野外综合科考队,先后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综合性、全方位的沙漠科考活动。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卢琦研究员介绍说,“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研究结论可能有助于对火星表面沙丘形态的判断,初步查清了库姆塔格沙漠现代水系分布及水文特征,基本摸清了库姆塔格沙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特别是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双峰野骆驼种群及其生存环境开展了系统调查,采用红外相机对双峰野骆驼的行为生态学进行了观测和研究,同时,还提出了“大敦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为拯救敦煌绿洲、保护敦煌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