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科考成果填补多项沙漠研究空白
时间:2011-01-1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1月10日讯 记者丁洪美报道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日前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是首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科学调查与考察类”九个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科研人员历时4年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沙漠研究的空白。

  “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于2006年12月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会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家气象局和甘肃省所属的18家教学、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

  据“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卢琦介绍,“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集合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动物、植物、土壤等9个学科、21个专业方向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野外综合科考队,先后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综合性、全方位的沙漠科考活动,初步查明了该沙漠“羽毛状”沙丘的形态学特征及形成过程,首次发现并命名“沙砾碛”这一独特地貌类型,编制出版了库姆塔格沙漠地貌图;科考队关于库姆塔格风沙地貌的多篇研究论文在国际地貌学权威刊物上发表,并被英国《自然》杂志作为最新研究亮点转载介绍,其研究结论可能有助于对火星表面沙丘形态的判断;初步查清了库姆塔格沙漠现代水系分布及水文特征;


  基本摸清了库姆塔格沙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特别是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双峰野骆驼种群及其生存环境开展了系统调查,采用红外相机对双峰野骆驼的行为生态学进行了观测和研究;首次确认敦煌鸣沙山是库姆塔格沙漠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库姆塔格沙漠的地域范围和面积;提出了“大敦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为拯救敦煌绿洲、保护敦煌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截至2010年11月,“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科考项目共发表研究论文41篇,其中SCI收录11篇,完成学位论文9篇。项目构建完成了库姆塔格沙漠基础科学数据库(集),包括标本、样品、图片、影像、分析数据等大量数据,填补了该区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空白。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端,地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沙漠东至敦煌鸣沙山,西隔罗布泊洼地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望,南依阿尔金山,北抵阿奇克谷地和北山,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120公里,总面积2.28万平方公里,被列为中国第四大流动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境内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极端干旱,地貌类型复杂,沙丘类型多样,尤以全球沙漠中独特的“羽毛状”沙丘著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