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2010年11月25日讯 (胡丽娟)我国虽是世界林业技术装备生产大国,但远非强国,林业技术装备、产品、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最突出的差距和核心隐忧集中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现有的林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不多,一些生产领域急用的有待开发,还有相当数量的产品还是空白,整体水平还很低。
11月22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现代林业技术装备发展战略”项目成果汇报会作如上表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技术装备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营林釆伐运输设备500余种近千个规格、木工机械达69大类1100余种、人造板生产设备39类800多种,为种子生产、苗木繁育、植树造林、森林采伐与运输、木竹加工及木制品制作等提供了基本装备保障。同时,木工机械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林业技术装备总产值和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和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使林业生产成本逐年提高,再加上林业生产建设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对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需求迫切。
张永利说,建设现代林业必须重视林业装备,其关系重大,要有紧迫感,但目前,从研发、生产、使用等环节都比较薄弱,使许多林业技术装备高技术产品仍然依赖于进口,研发固然重要,但应讲究策略重在应用,发展林业装备可以一部分进行自主研发,一部分采用“拿来主义”善于吸收消化再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