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心系“子孙树” 献身香榧产业
时间:2009-11-05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走在享有“中国香榧之乡”的浙江东阳,有个名字总在耳边响起,他就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资深专家、年近古稀的韩宁林研究员。
  2001年,浙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林业科技需求日益强烈。当时,已近退休年龄的韩宁林欣然接受东阳的聘请,前往担任东阳市香榧研究所首席专家、东阳市农业科技顾问。2004年以来,他又被聘为全国和浙江省香榧协作组顾问。
  近10年来,韩宁林成功地进行了香榧幼苗的胚芽嫁接试验,其成活率由过去的60%增至现在的95%左右,在香榧大规模栽培、低产林改造、早实品种选育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让这“子孙树”——香榧结果期缩短了整整10年。
  夜以继日 潜心破解技术难题
  初入东阳时,韩宁林走遍东阳的崇山峻岭,考察林业发展情况,尤其是香榧的种植状况。经过反复的考察与调研,韩宁林发现困扰香榧发展的难题是种植成活率低,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缺乏,产业化后劲严重不足。
  韩宁林介绍说,香榧幼苗喜阴湿,怕高温、干旱和强日照,抗逆性很差,幼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很低,即使种植成活后也还会有不断死亡的危险,所以种植成本相当高。加之其生长缓慢、周期长,与之相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严重缺乏,所以当时东阳林农种植香榧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破解该技术难题,韩宁林翻山越岭,到东阳的东白山、黄皮岭、诸暨枫桥等地进行调研,常常是白天调研,夜晚整理相关资料,夜以继日地开展研究,因过度劳累曾三度病倒。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选优培育,“东榧1号”、“东榧2号”、“东榧3号”、“大叶种细榧”、“朱岩榧”、“丁山榧”6个品种被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香榧良种;自主研发的“香榧规模化造林配套技术”、“香榧优良品种选育”、“香榧早实丰产建园模式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3项省级科技成果相继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的鉴定。
  聚焦香榧 协调建立示范基地
  为了尽快发展香榧,韩宁林动员民营企业家把目光投到香榧上,并出资金入股企业,以现身说法协调多方建立香榧示范园区或示范基地。他成功了!通过示范带动,东阳新建香榧基地中优良品种占有率和投产基地的保产稳产技术应用率均超过95%,实现了稳产、丰产的目的,有效调动了林农种植香榧的积极性。目前,东阳全市香榧基地面积已达6万多亩,其中投产面积0.9万亩,年产香榧400余吨,产值1亿多元。涌现了浙江康大实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林业龙头企业和“康大王”、“西湾”等众多香榧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新建基地规模化、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加工标准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07年万亩香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2008年成功注册了“东阳香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香榧之乡虎鹿镇西垣村仅香榧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6000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绿色小康村”和“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2003年,三单乡前田村在韩宁林的指导下,应用其香榧配套造林技术,采用一年生容器苗造林,创造了成活率达97%、平均抽梢2次以上、平均高生长超过15.7厘米、最高年生长达到27.5厘米的奇迹。他还出版了《香榧栽培技术》专著,帮助东阳申请了香榧种子催芽配套技术等5项国家专利,从根本上解决了香榧种植中成活率低、良种缺乏、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等技术难题,为香榧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模式 组织搭建合作平台
  在致力于建立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同时,韩宁林还积极倡导并组织建立了东阳香榧专业合作社、香榧产业协会,建立起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多样化产业运行模式,使其收购价比普通农户自销价高10%至20%。
  平台的搭建,为韩宁林手把手地传授香榧知识和技术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香榧研究所的20多名技术人员在他的亲授下迅速成长,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香榧技术能手。他带领这些技术能手对重点产区农民、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培训,解答技术难题,帮助他们树立了科技兴林、科技富农的意识。
  韩宁林心系香榧,情牵林改,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几十年如一日地奔波于田间山头,向人们诠释了一位科技工作者的敬业、创新、奉献精神。为此,浙江省林业厅授予其“基地建设优秀首席专家”称号,并专门发文在全省通报表彰,东阳市政府连续3次授予其“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并一次性奖励其10万元。
  如今,韩宁林那清癯的身影仍活跃在东阳的山山岭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