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焕发洛阳名城风采 建设最佳人居城市
时间:2009-05-05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以丰富的古韵和独具特色的洛阳牡丹,吸引着八方来客,人们在驻足古城时会惊奇地发现,洛阳正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构建森林城市、打造宜居洛阳正成为这个城市新的梦想。

  记者了解到,洛阳市于2007年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构想,并确定了“牡丹山水林城、宜居生态洛阳”的建设主题。2年多过去了,这个城市在创建中有哪些优势,取得了怎样的建设效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河南省洛阳市市长郭洪昌。

  记者:请问洛阳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郭洪昌:洛阳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具有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和政府强力推进的三大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洛阳是河南省山区林业重点市之一,森林覆盖率达42.56%,拥有伏牛山、熊耳山、黄河湿地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白云山、龙峪湾等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7个省级森林公园。近年来,洛阳市围绕建设中西部最佳人居城市的目标,先后实施了荒山绿化、退耕还林、通道绿化、绿色新农村建设、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等绿化工程。目前,全市5000余公里道路绿树成阴,周山、龙门西山、上清宫等3个万亩城郊森林公园郁郁葱葱,洛浦公园和隋唐遗址植物园景色怡人,一大批绿色社区、绿色庭院和遍布街头的公共绿地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相映成辉。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总面积5290.8公顷,绿地面积4409.8公顷,公共绿地1283.45公顷,绿化覆盖率45.6%,绿地率3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1平方米。

  二是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从1983年起,洛阳市每年举办一次牡丹花会,至今已举办了27届。此外,每年还举办汝阳杜鹃节、洛宁苹果节、洛宁绿竹风情节、新安樱桃节、孟津荷花节、白云山红叶节等,开展苹果采摘、樱桃采摘、葡萄采摘等休闲娱乐活动,不定期组织湿地观鸟、森林风光摄影比赛等活动,展示林业建设成效,弘扬生态文明,使全社会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全市逐步形成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风尚。

  三是政府强力推进的优势。历届市委、市政府对绿化工作高度重视。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多次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 “创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去抓。

  为强化“创森”工作,市政府还从相关部门抽调20人组织成创森办公室,独立办公,安排专项经费开展“创森”工作,并计划安排1000万元用于创森宣传和奖励。全市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洛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奖惩办法》,并与各县(市、区)和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创森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市委办、政府办督察室还把“创森”工作列入周报,定期督查。

  这三大优势为洛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洛阳市“创森”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郭洪昌:焕发洛阳名城风采,巩固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建设中西部地区最佳人居环境,一直是650万洛阳人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洛阳人精心打理着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各个层面,奏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新乐章, 建设森林城市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记者:洛阳市“创森”已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郭洪昌:创建以来,洛阳市领导高度重视,全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分工负责,使创建工作得到了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市县两级财政共计投资2.2亿元,实施了11项造林工程,完成造林51万亩。其中投资1.2亿元实施了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后续工程、洛浦公园向东延伸二期工程、洛河以北城区道路绿化带改造、开元大道东延长线的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投资1亿元对洛河、伊河、涧河进行了治理。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规划在主要路口、公路沿线设置大型公益宣传牌,每个县(市、区)大型公益宣传牌数量不少于5块,市创森办编印了《洛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问答》和《洛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手册》等20万份宣传资料,已发放到机关干部和群众手中。各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等通过制作标语、广告牌等形式进行宣传,洛阳日报社、洛阳电视台开设专题积极宣传创建过程中的典型、经验和作法,使全市人民都能够了解创建的重要性、提高了市民对森林城市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规划已邀请中国林科院正在编制,现已全面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考核指标。

  记者:洛阳创建工作已采取了许多扎实有效的措施,今后还将采取哪些举措加强这一工作。

  郭洪昌:今年主要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扩大造林规模,提高造林质量。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组织开展荒山造林、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建设园林绿化苗木基地等,完成造林57万亩,抚育和改造森林21万亩,搞好城市近郊森林公园和防护林建设。同时组织实施好城市重点绿化工程。完成新博物馆周边19.85万平方米绿化工程建设,完成6条道路绿化。实施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后续工程、洛浦公园洛神苑工程、涧河、瀍河治理绿化工程、上阳宫公园建设工程等。

  二是做好系统性配套建设。加强城市水系治理,推进水系绿化;组织开展好义务植树、古树名木保护、绿地认养等工作;强化宣传,努力提高全市人民“创森”意识;组织有关部门对“创森”规划进行修订论证,提高规划质量和档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