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王建兰)国家油茶科学中心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守攻近日表示,要全面提高油茶产量,提升油茶产业效益,必须从良种选育、种苗繁育、栽培、加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着手,尽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在良种培育方面,要重点解决边缘地区高产良种缺乏、中心地区高产稳产良种不多的问题;种苗繁育方面,重点解决良种识别困难、种苗工厂化培育技术不够完善等问题;栽培技术方面,要重点解决园艺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不足,低产林改造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在加工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方面,需要重点解决加工利用技术不精以及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落后等问题。
张守攻说,针对南缘产区因阳光充足和良好的水热条件,要培育耐高温耐热良种;北缘和高原山地秋冬季低温时间早、干旱季节多的特点,培育早花避寒、抗旱良种;中心产区开展进一步试验观测,选育出持续高产良种,实现良种精品化。同时,加强全国性良种区域性示范,通过连年观测、综合分析,为各地推荐最佳主栽品种组合。
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持续升温,但是,由于油茶良种不够、加工技术落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的原因,难以满足其产业快速发展和技术需求。
作为国家油茶科技中心的中国林科院,已将油茶产业科技支撑作为全院中心工作之一,不仅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建言献策,统筹全国油茶研发力量,还依托自身及相关省院和高校建立了8个国家油茶科学中心专业实验室,打造国际级油茶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在超高产新种质创制、主栽油茶品种生物指纹图谱构建、茶油茶皂素同步提取、优质控根种苗培育关键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近年来,中国林科院通过向地方派驻油茶专家、科技特派员和博士服务团等方式,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共同研发、科技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如今,已在全国8个省建立高产良种推广示范基地,推广油茶高产良种10万多亩,指导建立大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15个,新编制油茶实用技术手册3本,培训林农6万多人次。
张守攻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加强技术集成和示范,积极推广油茶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并进一步优化国家油茶科学中心运行机制,建成完善的创新服务平台,深入开展资源培育、质量控制和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专题调研,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