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武汉创森,让“平民森林”带来更多亲和力
时间:2009-06-2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专家组建议:建设森林城市,要在细微处打动人心

  在过去的5年中,武汉生态工程建设累计投入200亿元,全市新增50万亩森林。

  6月12日,在武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评估会上,国家林业局专家组在实地考察后印证了一个结论:96%的市民满意出门500米有绿地。

  专家组也提出建议,武汉应该进一步打造平民的森林,在细微处打动人心。

  ■不能踩的大草坪少建

  中山公园绿油油的草坪被篱笆围起来,洪山广场此前竖着“脚下留情”的牌子……出门散步的市民对只能看不能亲近的草坪颇有意见。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祝宁建议,大型观赏草坪两年就要更换一次草种,城市生态建设提倡少种草、多植树。武汉应该多搞些自然草坪,种草也应引进抗踩性的草坪,节能节水,抗病性强。对市民来说,可采摘野花野草,增加野趣。

  对此,武汉市林业局负责人说,可踩草坪已在汉口江滩、汤湖公园等处落户,但总量略少。武汉今后在公园、广场等规划设计中,将尽量多栽乡土树种,摒弃大草坪、硬质铺装过多等现象。

  ■绿色健身廊道要多建

  东湖边绿树成阴,骑自行车游东湖的人给中国林科院研究员王成留下深刻印象。王成说,森林城市要多给人们留下运动或散步的绿色走廊。可以将休闲和旅游结合起来,在九峰山等地开辟健身廊道。

  据武汉市林业局介绍,武汉三镇正在规划建设绿色健身走廊,设3米宽步道和4米宽自行车道,分别布局于常青路至柏泉玉屏山、武汉新区至九真山、九峰至龙泉山景区,总长达46公里。

  ■森林带也有绿色疲劳

  沿武汉市188公里外环两侧各100米宽的永久性树林绿化带,为武汉围起了一道绿色屏障,被誉为“中华森林生态第一环”。

  专家祝宁在体验“第一环”后说,在188公里的“绿色胡同”中开车容易引起疲劳,森林带的树种组成和结构应该更丰富。

  武汉市林业局副局长李景中说,林业部门正在对森林带提档升级,以增加不同色彩。

  ■绿量增了为啥鸟难见

  王成在去广州考察森林城市时广州市民反映:城市绿量年年增加,却没能引来更多的鸟,武汉也有类似现象。王成说,武汉创森植绿时,不妨多植些适合鸟儿生活的树种。

  武汉市林业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市鸟类已恢复到298种,消失多年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小天鹅再次重现。未来,将为鸟儿创造适宜生活的森林和湿地环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