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材料新贵 潜力巨大
时间:2009-05-07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秦特夫: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性质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科技部863计划同行评议专家,中国林学会生物质材料科学分会秘书长,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木塑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木质材料化学性质、化学结构、化学资源化及木塑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948项目。

  木塑复合材料自北京奥运会场馆闪亮登场后,又将在上海世博会场馆与观众见面,已然成为公众关注的“明星”。木塑材料有材料界新贵之称,这一新兴产业在这次全球金融风暴中的表现怎样?其市场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在产业化方面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记者就此及相关问题采访了多年从事木塑材料研究的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秦特夫。

  木塑材料既硬又韧。

  不惧金融风暴 。

  记者:大家现在见面几乎都要谈及金融危机,我们也开门见山,您认为这次金融风暴对木塑产业的冲击大吗。

  秦特夫:作为木塑材料的长期研究者,我一直关注这次金融风暴对我国木塑产业的影响。据我的跟踪了解,影响并不大,整个行业在逆风而上。这说明技术含量高、性价比较高的绿色环保产品抗风力强,有巨大潜力。

  鉴于木塑产品的优势,加之有利好政策,木塑产业出现了新一轮投资热,现在关注这项技术的企业来咨询的几乎络绎不绝。木塑产业作为一个多方位、大跨度、专业化、边缘性的新兴产业,其设备、技术和工艺涉及到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液压传动、真空技术、热力传导、传感技术、电子自控和微机编程等。可以预料,不仅木塑产业会迅速扩张,而且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记者:看来,木塑产业的黑马效应已经显现,请进一步谈谈当前国内外市场动态及相关情况。

  秦特夫:木塑产业的确是材料界的一匹黑马。木塑材料正在建筑用材、户外设施、物流运输、交通设施、家具用品等领域大规模拓展。就国外市场而言,木塑产品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韩国和日本等国已得到较广泛认可。他们的企业规模化程度很高,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产业和市场。据有关数据显示,北美的木塑材料年产量在80万吨左右,欧盟约5万吨,日本约10万吨。发展最快的美国目前年产值接近200亿元人民币。

  我国木塑市场开发比国外要晚10年。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木塑材料已名列其中,之后又列入国家《“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鼓励发展的环保设备/产品目录》,成为为数不多的同时被收入国家三大目录的新材料项目。因技术、产品、市场以及政策利好等因素作用,近几年木塑产业可谓突飞猛进,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直接从事木塑研发生产的单位已近200家,增长率超过15%;中型以上生产线超过1000条;年生产能力15万吨,产值约20亿元。木塑产业已经具备很多有利发展因素,譬如:发展循环经济政策优势,原料多样化优势,产品多元化优势,市场多层次优势。

  木塑技术一鸣惊人。

  缓解诸多难题。

  记者:木塑复合技术的问世为解决当今世界最让人头痛的生态问题、经济问题和资源问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请具体介绍一二。

  秦特夫:示范作用的确很大。从宏观上看,木塑材料的推广有利于国家生态安全、木材安全、能源安全,甚至于耕地安全;从微观上说,木塑材料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其仿木外观及接近天然木材的应用性能和经济评价。木塑材料符合“废旧资源-新产品-再生利用-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生产过程,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过去,废塑料、旧木材、木材三剩物、稻壳、麦秸、玉米秆等不仅都浪费了,而且还造成巨大污染。我国每年有巨量废旧塑料没有回收,塑料在自然分解的200多年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有毒物质污染土壤、水质甚至动植物。而木塑复合技术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解决了污染问题。

  森林、土地、石油在我国都属稀缺资源。近年来,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一再受到威胁;去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50%;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就达1.5亿立方米。据测算,1吨木塑材料折合木材约2.5立方米,大约是1亩高产速生林1年的最大生长量。木塑材料替代部分木材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资源紧张,可间接起到保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耕地的作用。(下转B2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