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绿色阜阳成色深
时间:2009-05-18 来源:绿色时报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记者日前来到皖西北的阜阳市。车行在这个颍河、淮河之滨的平原林业大市,在一个务林人的眼里,最能激起兴趣的是这里的通道绿化、村庄美化和农田防护林。

  阜阳地处我国东西南北的枢纽位置,城乡人口稠密,铁路、公路特别发达,正因如此,建成的通道绿化很有气势:铁路、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两侧,一律是严整宽阔的林带。那些从主干道发散开去的乡村道路,也都往往夹在林中或穿过林下,林带成为一个个居民点的连接线。阜阳大小河道不少,淮河、颍河、泉河等10多条大型河道通江达海,在这些水道两岸都栽满各种树木,形成独特的绿色长廊。阜阳市林业局的同志介绍说,绿色长廊是阜阳林业建设的亮点,目前阜阳市5000多公里的道路、河岸已基本绿化,不久前获得“安徽省万里绿色长廊建设一等奖”,已连续3年连冠。

  阜阳的村庄可以说都是颍淮大地上一些绿意最浓的片林。记者来到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牛老庄村,这个30多户人家的祥和村庄,房前屋后栽满了杨树、柳树、桃树、枣树和柿树,最多的是速生杨。村里几个小湖荡都被树林环绕。村边两条小溪水流不息,岸上也都树木掩映。记者到访的新乌江镇倪湾村、口孜镇三理村,是林中有村、村中有河的平原村落,绿化美化也都做得很好。至于颍上县谢桥镇小张庄村,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500佳”,花木之美更是成为美谈。阜阳市近2000个村,大多数都是林木扶疏的绿色家园。

  阜阳一直是我国的大粮仓,这里面有农田防护林的功劳。阜阳90%以上的土地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宋兆民告诉记者,阜阳等淮北地区建成农田防护林后,农作物一般增产5%~12%。

  新中国成立前,阜阳森林覆盖率不足1%,而现在,木材不仅自给有余,还成为安徽新的木材基地。记者在阜阳看到,今年春夏颍淮大地又增添了更多新绿,“绿色阜阳”的成色更深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