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已成为我国引进树种中发展最快的速生阔叶树种,尽管有些外行的人们对引种桉树会不断提出疑问,引发学术争议,但是通过科学栽培,桉树已越来越受到产区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2008年底福建漳州召开全国桉树研讨会,开始会议规模为参会代表100多人,结果开会时来了526名代表。由此可见种桉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究其原因,一是桉树生长快,产量高。桉树丰产林每公顷一年木材生长量可达22.5立方米,最高可达60立方米,经济效益显著。二是用途广,它既是纸浆材的好原料,又可以做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也是实木利用的好材料,有的桉树品种还是高档的家具用材。三是抗逆性强,桉树在温度适宜的地区可以大面积种植,也可零星栽培。同时它也不会自由蔓延和生长,不会出现生物入侵现象。四是可以做防护林带、园林绿化树种,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正因为如此,一些适宜种桉树的省份都把桉树作为主要树种来抓,广西决定要有计划地大力发展桉树,把桉树做为一个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长期抓下去。
桉树在短期内有这样好的局面,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科学经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和澳大利亚开展了一系列的桉树科技合作项目,如广西东门项目、中国林科院的澳阔项目、林业部的桉树中心项目,这些项目对我国桉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林业部建立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和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全国的桉树研究和推广工作,使高产桉树品种在全国适宜区域迅速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在桉树的科技发展中,有着许许多多闪光的亮点。
一是抓好育种工作。一开始,我国就从原产地澳大利亚引进了成千上万个种质资源,在南方10省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从“八五”开始,国家林业局即组织了“桉树新品种选育”的攻关项目,经过20年的研究,已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材性好的新品种,如尾叶桉、巨桉、尾巨桉、巨尾桉、尾赤桉品种,这些品种已种植200多万公顷。
繁育技术发展很快,组培技术(克隆技术)在桉树领域已很普及,造林种苗已实现从实生苗、扦插苗到组培苗(克隆苗)造林的转变,这对桉树的生长,特别是第二代萌芽林的生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是优化栽培。桉树栽培从合理规划到整地技术、密度控制,尤其是大面积配方施肥,这些新技术成为我国林木栽培上的成功经验。在桉树栽培中通过对林地进行土壤调查,根据最小养分率和养分平衡学说,找出最佳施肥配方和最佳施肥方案,达到既促进林木生长又经济实惠,既增加土壤肥力又保护环境,由此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
三是注意环境建设。通过桉树与水、桉树与气候、桉树与环境等一系列的研究,使桉树同周边环境越来越协调,桉树林内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中国工程院沈国舫、陈克复、张齐生等院士牵头进行的《南方各省在建设大型纸浆厂及大面积种植桉树中保护生态与环境重大问题的战略研究》项目认为,桉树是一个好的树种,不但生长迅速,经济效益显著,而且桉树分泌的气体不但对人畜无害,不少分泌气体能促进人们的健康。桉树林区的环境总的来说是好的,珠江流域是我国桉树的主要产区,珠江水质是我国大江大河中水质最好的。珠江的源头及两岸种植的大量的桉树林为这条美丽的大江增添了不少光彩。
四是做大产业。桉树速生丰产林的兴起,带动了林业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一些境内外的大公司纷纷投资桉树造林,已经或将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的有关地区建立木浆厂和造纸厂,这此地方将成为我国浆纸发展最快的地区。另外,桉树组培工厂、桉树种苗基地、桉树专用肥料厂、桉树造林专业队、桉树加工厂等也在兴起。同时通过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产区农民营造桉树等速生丰产林的积极性,一些经济实力较差的农户,也通过林地流转并参与造桉树林等工作得到收入和实惠,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桉树,已成为我国速生丰产林一个标志性树种,成为南方的希望之树。让我们更好地经营它,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