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宜兴日报 | 天南地北宜兴人 | 储富祥:从“农家娃”到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
时间:2022-11-24 来源:宜兴日报 文字: 图片: 编辑:宋平 点击:

在北京香山脚下,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大院,初冬时节,但见幽静的园内枫叶红、银杏黄、松柏绿,煞是好看,这里便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1月中旬的一天,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专程赴京采访中国林科院院长、国际木材科学院(IAWS)院士、研究员储富祥。

图片

面对家乡媒体记者的采访,儒雅、低调的储院长说,数十年来,自己在林业科研尤其是林业生物基材料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是因为“运气”好、事业发展比较顺。

其实,储富祥之所以能从当年一名普通的“农家娃”,成长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我国林业科研的“领头羊”,绝不是因为他“运气”特别好,而在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勇于开拓创新。

图片

▲情系家乡

 

“上中学时,我就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上大学时就选读自己喜爱的化学专业,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储富祥说。

1963年9月,储富祥出生于宜兴丰义乡大堰村(现官林镇东尧村)。读中小学时,聪明好学的储富祥各门功课成绩都名列前茅,他尤其喜欢比较具象的物理、化学,所以在丰义中学上学时,他深得化学老师路京渊、物理老师储易生等人的喜爱,两位爱生如子的老师不仅在学业上悉心辅导储富祥,还隔三差五地请这位乡村孩子到自己家吃饭。三四十年后的今天,回忆起这些往事,储富祥心中仍是暖流涌动。

1979年高考,储富祥取得356的高分,他理所当然地填报了化学、物理类专业,最终被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就读高分子化学专业,成为当年丰义中学考取大学的三名学生之一。

1983年7月,成绩优异的储富祥大学毕业,南大有意让他留校深造并任教,而储富祥却有自己的主见。他觉得当大学老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自己更喜欢到科研第一线从事实打实的工作。他之所以有这一想法,与他父亲的教诲分不开。储富祥的父亲担任村会计多年,为人善良、处事低调,平时虽话语不多,但说的每一句话却颇有分量,在村民中较有威望,储富祥从小就对父亲心存敬畏感。当年父亲叮嘱他:“人生在世,一要诚实做人,二要踏实做事,尤其要多做实实在在的事。”这些话在储富祥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储富祥婉谢了母校留校读研的邀请,考入位于南京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成为一名专注于林产化工研究的科研人员。

图片

▲参加全国科协大会

能把自己的爱好作为职业,是人生最幸运的事情之一。储富祥在林化所很快进入角色,投入到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中。储富祥的出色表现,引起我国著名林产化学家、木材胶黏剂的开拓者、林化所研究员吕时铎的关注。1983年9月,储富祥成为吕时铎的硕士研究生。1941年便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的吕时铎不仅学业精深,而且事业心特别强,平时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当她走进办公室,总会见到储富祥已在埋头工作,而每当她走进实验室,也总会见到他在专心地做实验,这让吕时铎对这位好学上进的年轻人更是疼爱有加。吕时铎不仅在学术上对储富祥倾囊相授,而且在工作上、生活上对爱徒悉心关照。1986年5月,储富祥获得林产化学加工专业硕士学位,第二年9月,在林化所获得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格不久,吕时铎便把储富祥招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1991年6月,经过4年艰苦的在职攻读,储富祥成为中国林科院培养的首批林产化学加工专业博士。

扎实的基础、刻苦的钻研、勤奋的工作,加上名师的悉心栽培,年轻的储富祥很快在人才济济的林化所脱颖而出。他主持或协助主持完成的“高耐磨静电植绒用丙烯酸乳液胶黏剂系列研究”“YH-1耐洗型喷胶棉用醋丙多元聚乳液系列”等一批科研项目,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分别获得原林业部科技进步奖等。1992年,年仅29岁的储富祥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两年之后,再次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4年12月,储富祥被选派到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法国的两年间,储富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新理念、新知识,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他针对原来在胶黏剂、油漆等生产、运输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固体含量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创性地进行了水基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主持完成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法国ELFATOCHEM公司合作课题——“聚合物乳液粒径分布多元化技术及机理研究”,该项目通过高分子结构设计,实现胶黏剂、油漆等聚合物乳液的高性能化,达到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目的,科研成果应用后,受到国内外同行及相关企业的普遍好评。

图片

1996年9月,33岁的储富祥获得了博士后证书。鉴于储富祥优异的科研能力,法国多家机构和企业向其伸出了橄榄枝,诚邀其留在法国发展。可储富祥没有丝毫犹豫,毅然选择回国。他坦率地说:“国外当时的工作条件确实比国内好得多,生活条件也比国内好,可我觉得国外再好,自己也不过是个过客,永远成不了那里的主人,我的‘根’在国内,事业也在国内。”

储富祥仍旧回到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工作,不久,获得“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江苏省省级机关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几个月后,提拔担任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副所长、林业部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职。不料,在上级决定任命储富祥担任副所长时,他的恩师吕时铎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林化所是全国林产化工科研领域的龙头老大,副所长的担子并不轻,吕时铎认为储富祥是一名素质好、有前途、非常难得的林化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不应该转向比较繁杂的行政管理岗位,而应该在专业研究方面有更大的建树。

恩师的不舍和担心不无道理,储富祥也时刻铭记着吕老师的提醒,尽量做到行政、科研工作两不误。这么多年来,储富祥一般白天忙行政事务,节假日和晚上则集中精力钻研科研项目,每天深夜近11点回家休息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他妻子笑着对记者说:“三四十年来我差不多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老储他不是不会干,而是实在太忙了。”2000年底,储富祥被提拔为中国林科院林化所所长,2004年又调往北京,担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22年上半年又担任院长。当年与储富祥在一个科研组工作的妻子,不得不牺牲自己原来喜欢的技术专业,改行从事管理工作,以确保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凡涉及林业尤其是林化工方面的技术难题,便成为储富祥科研攻关的重点。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木质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人造板年产量已超3亿立方米,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装修和家具产业。然而,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为减少乃至消除甲醛释放,不再让人们“谈醛色变”,真正实现绿色、环保,储富祥带领团队开展了多年潜心的攻关。在普通人的眼里,豆粕与木材工业毫不搭界,储富祥和团队科研人员通过研究,以豆粕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突破豆粕固态活化、大分子协同交联增强、异相施胶等技术难题,开发出新型豆粕胶黏剂制备及无醛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创制了国际领先的新型无醛豆粕胶黏剂、豆粕胶无醛中密度纤维板、豆粕胶无醛刨花板等系列新产品,实现了无醛人造板的大规模绿色制造及其应用,解决了传统人造板潜在的甲醛释放、生物质胶黏剂施胶困难等技术难题,为人们营造了健康安全的室内环境,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目前,在广西南宁等地建起的9条无醛人造板规模化生产线,实现年产值近20亿元。2021年7月,“新型豆粕胶黏剂创制及无醛人造板制造关键技术”项目,荣获第11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林木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速生林多而木材质量不高、产品种类少且附加值低等问题,导致每年使用的木材50%以上需要进口。2018年12月,由储富祥牵头申报的“木材高效利用结构调控与定向重组机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高级别的项目之一。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林业工程领域获得资助的首个重大项目,也是新世纪以来林学学科资助的首个重大项目,同时也是中国林业科学院自1951年成立以来,获得的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直接经费资助额达1644万元。

自该重大项目立项以来,储富祥带领技术团队,展开了一场科技攻关大会战。针对“木材资源多层次高值化利用”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储富祥他们利用国内丰富的速生人工林木材资源,在实木、木质纤维、木材化学成分三个层次上开展木材多维结构互作及调控、木材纤维精准解离与界面调控、木材主要成分分子修饰及超分子结构演化机理、木材定向解聚及可控重组机制等研究。目前,已在多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理论成果,为木材产业向高效、高值以及资源全质化利用方向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片

▲与科研团队在一起

作为团队负责人和项目首席科学家,储富祥近年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外,还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项目课题,他个人获得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等多项奖励。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多件,多项成果在工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2012年5月,鉴于储富祥在木材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他荣获国际木材科学领域最高学术荣誉——国际木材科学院(IAWS)院士称号。目前,全球IAWS院士仅有375名,其中中国大陆15名。

 

自1979年上大学以后,储富祥便一直在外学习、工作和生活,但他有着深深的家乡情结。自从父亲病故后,他将母亲接到身边,与姐弟共同照顾其生活,但储富祥仍每年都会回宜兴过春节,他说:“平时整天在外奔波,没时间回来,但春节一定要在老家过,踏在家乡的土地上,有种踏实感。”

图片

近年来,全国上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越来越重视。储富祥认为,宜兴山清水秀,生态禀赋特别好,尤其是森林、毛竹等绿色资源丰富。他建议家乡充分保护、合理利用好这一可贵的生态财富。竹资源开发大有可为,宜兴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前沿科研成果,进一步把竹地板、竹家具等产业做大做强。储富祥还说,中国林科院在林业科研以及生态综合治理、生态功能价值评估、“绿色GDP”核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自己很乐意牵线搭桥,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关科技支撑和帮助。

 

 

 

人物档案

储富祥

图片

1963年9月出生于宜兴丰义乡大堰村(现官林镇东尧村),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同年参加工作。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入选中央组织部“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分党组副书记。兼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美丽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以及林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竹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国际林联第五学部林业生物质能源与化学品学组副协调员。

长期从事林产化学加工及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863”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林业部科技进步奖、梁希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等多项奖励;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多件,多项成果在工业生产上得以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曾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江苏省省级机关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曾担任江苏省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