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我国首个CITES全球野生动植物鉴定实验室成立
时间:2023-03-19 来源:光明日报 文字: 图片: 编辑:宋平 点击:

实验室成立会议王超摄

实验室揭牌仪式王超摄

日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在北京组织召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全球野生动植物鉴定实验室成立会议,并举行实验室揭牌仪式。该实验室是CITES于2022年11月在第19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布的首批全球野生动植物鉴定实验室之一,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12个实验室入选,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成为我国唯一入选机构。

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傅峰看来,该实验室的成立是木材工业研究所在服务国家履约工作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他表示,未来,实验室可从木材学与植物分类学及植物地理学的融合、木材学与气候变化及生态学的关系、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木材鉴定中的深度应用、古植物鉴定、国际履约战略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木材科技创新能力,全方位支撑我国CITES国际履约工作,助力我国及全球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截至目前,木材工业研究所已建成藏量居亚洲第一的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资源库,研发的濒危木材计算机视觉、遗传学和化学信息挖掘与应用新技术居国际前沿,其中‘GenWood木材DNA精准鉴定技术’和‘iWood木材智能鉴定系统’已在海关系统应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殷亚方介绍,该所主动面向国家履约需求,通过组建国家林草局“木材标本资源信息挖掘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全方位支撑我国CITES树木物种履约工作,在木材科学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成为科技助力我国CITES履约执法的重大亮点。

作为我国林业领域首个CITES注册科研机构,木材工业研究所为开展木材标本国际合作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始创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IUFRO)5.16.00木材识别学科组,设立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IAWA)北京秘书处,牵头成立木材标本国家创新联盟;履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和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积极参与CITES履约谈判,完成《CITES树木物种国际履约对策报告》《关于我国濒危木材进口管理工作的报告》编制;出版的英文专著《推动木材鉴定-解剖和分子技术》《常见贸易濒危木材识别图鉴》被CITES官方档案库正式收录;组织参与国际国内履约培训60余次,培训国内外木材履约执法官员4800人次。上述工作显著提升了我国CITES的履约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CITES是一项政府间多边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因过度利用危及有关物种的生存。CITES于1975年7月1日正式生效,现有184个缔约方(国家和地区)。(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蕾通讯员焦立超、劳万里、宋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