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科技工作者如何承担科普责任
时间:2024-06-04 来源:陕西科技报 拟稿人:宁攸凉、秦向华 图片: 审核人: 责任编辑:王秋丽 点击: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普及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由科技工作者决定,更是由全体公民决定。公民作为纳税人,是科技事业的支持者、科技成果运用的承受者,有权知晓使用科技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按现行法律,科普是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版)第十五条规定:“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3年修改草案)第三十九条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承担科普责任,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科技工作者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科普的“第一发球员”。参与科普、支持科普工作,不只是科技工作者的业余兴趣,还是科技工作者应当自觉承担的重要责任。那么,科技工作者应当如何承担科普责任呢?

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公众具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科技变革和挑战。科技工作者要坚持用知识服务社会、用科技造福人民,自觉践行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责任。科技工作者不能将自己封闭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把科技成果当成自我实现的工具,应当主动走出实验室,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与科普创作、科普讲座、科技服务等科普活动,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让公众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了解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这不仅有利于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获得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支持。

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普及科学知识、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的特殊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明令禁止和大力取缔,封建迷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仍未根除。当前在农村一些地区,求神问卦、驱鬼治病、算命相面、气功“治病消灾”等封建迷信与伪科学甚嚣尘上。导致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由于缺乏科学意识与足够的科学知识,部分农村居民很容易思想僵化,难以突破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当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时,无法用科学加以解释,不自觉地将这一现象与神灵联想在一起,在不法分子的诱导下很容易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科普是破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重要手段,它与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只有将科普宣传做得足够好了,全体公民科学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封建迷信和伪科学才会无处藏身。

点燃青少年科技梦。科普能有效地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主动学习、探究世界的动力,也促使和帮助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可以引导青少年了解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让青少年感悟科学探索的魅力,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使他们将科学理念和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科技报国志向,为科技大军培养雄厚的后备力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