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9月8日—13日,由科技部和黑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中央宣传部电影局、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等10家单位协办,科技部科技人才司、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佳木斯市政府等单位承办的2024年“科技列车龙江行”活动在佳木斯市举行,活动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活动期间,国家林草局科技司组织由中国林科院、黑龙江省林草局、黑龙江省林科院、佳木斯市林草局等单位组成的林草科技专家团队,开展了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等活动,并向佳木斯市林草局捐赠了小型森林抚育装备和专业书籍等物资。

活动中,林草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分别在佳木斯建三江市和抚远市举办了“2024年‘科技列车龙江行’林草科技服务专题讲座”活动。在专题讲座活动中,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副研究员林富荣作了题为《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专题讲座,并结合当地建设黄檗(黄菠萝)等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实际需求,分析了资源收集保存和资源库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中国林科院资源所研究员雷相东作了题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的专题讲座,并结合佳木斯森林经营实际,强调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是森林质量提升的重点,应以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精细化设计为指导,科学规划并实施。

中国林科院资源所研究员覃先林作了题为《森林病虫灾害遥感监测预警》的专题讲座,并结合抚远市森林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需要,强调利用时空信息是实现全市森林病虫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中国林科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崔嵘作了题为《北方樟子松病害及防治策略》的专题讲座,并从危害部位、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对当下北方地区樟子松最常见的8种病害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国林科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池成林作了题为《植物检疫-生物安全的保护伞》的专题讲座,并结合生产实际,以杨干象为对象,详细介绍了当前杨干象疫情防控形势,以及限制性有害生物识别及检疫技术等。
专题讲座活动结束后,林草科技专家团队20余人前往同江市街津口林场、同江市中草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三江七星农场中心苗圃、抚远林业局大蜂场林业站等地,对柞木混交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刺五加高产栽培、黄菠萝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紫叶稠李生理伤害、樟子松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

(中国林科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