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近日,中国林科院的林科专家们精心制作了助推集体林改的短视频,希望通过这种高效便捷互动的视频讲解,带动乡亲们致富增收。短视频刚刚上线就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火了起来。网友们还纷纷点赞转发,在短视频平台留言,向专家咨询油茶、毛竹、沙氏鹿茸草等新品种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王开良是这次出镜拍摄短视频讲解“长林”系列油茶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的第一位专家,他重点介绍了“长林53号”“长林40号”和“长林4号”3个油茶良种。他说,这3个品种经过了市场检验,产量高,深受种植户喜欢。但要想油茶高产丰产,油茶园的品种配置是关键,这就需要根据地区气候、种植面积以及土壤水肥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评估。
王开良强调,油茶的修剪更是一门学问,需要根据每棵树的树形和生长态势来调节。未来可以考虑通过直播的形式给大家讲解油茶树修剪的方法,根据大家的线上提问,及时解答和操作示范,满足一线林农个性化需求。
第二期短视频《林药植物沙氏鹿茸草生态培育有“良方”》一经发布,沙氏鹿茸草技术研发专家、中国林科院亚林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峰卿就收到了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网友们争先恐后提问,希望了解沙氏鹿茸草是否可以在自己的家乡引进栽培。李峰卿表示,沙氏鹿茸草的栽培优先选在地势相对平坦、喷灌方便、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壤更好,尤其是南方的马尾松林下种植最佳。
“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科研专家在实验室里研究的东西原来与大众的生产生活也可以如此贴近。”对这次的不经意“网上走红”,李峰卿感觉有点受宠若惊。
长年从事竹林复合经营研究的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郭子武在短视频《毛竹鞭笋高质高效培育技术》中,直观地讲解展示了毛竹鞭笋高质高效培育生产的全过程和细节,现场感和可操作性强,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受众看得懂,学得会,信得过。
“正是应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这短短的3分钟内,把关键技术讲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把这么多年在实验室里研究的理论技术与基层摸索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融会贯通,既要想林农之所想,还要按照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阐述,这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也是一次大考。”郭子武感慨地说。
中国林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短视频平台继续向基层一线和广大林农推送适用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和示范区的技术成果,以实实在在的技术推广服务,带动林区经济增长,助推林农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