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见野生动物专家保护专家P.C.Viljoen

老虎谷营地研讨会

老虎谷的中国华南虎
应“拯救中国虎基金会”邀请,11月24日至12月6日,我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林业局全国陆生野生动植物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张守攻研究员率财政部农业司、国家林业局保护司有关处室负责人及我院森环保所所长肖文发、副研究员陆军等6人赴南非进行项目考察,考察南非野生生物保护与利用。
南非是世界自然生态及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历史悠久、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赢得全球的赞誉。考察团实地考察了南非克鲁格、皮特斯堡、卡鲁、好望角、桌山等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生态管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利用,并重点在南非自由省的菲利普利斯的老虎谷考察和调研了正在进行中的“中国华南虎的南非野化训练”项目。
虎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中国华南虎的南非野化训练”项目是“拯救中国虎基金会”与国家林业局之间的合作计划,旨在拯救中国已经近20年无野外踪影即使动物园饲养也只有70只左右的世界最古老的华南虎。全国陆生野生动植物研究发展中心(森环保所)为中国国内合作技术单位之一,另外还有上海动物园、苏州动物园等。
南非本无虎,将中国华南虎引入南非进行野化,主要是基于南非在野生生物尤其是猫科动物保护、利用和野化及其在自然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经验、理论和技术,同时也利用南非广袤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栖息地,以期通过华南虎野外生存能力和捕获技能的锻炼,乃至世代野性的驯化和繁育等,保护、恢复中国华南虎的野生种群,进而保护和恢复华南虎这一重要和独特的野生动物种质资源。项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位,如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通过实地访问、专家座谈等活动,考察团认为,虽然南非的社会制度、国情、文化等与中国有很大差别,但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南非的土地主要是私有,虽然人少地多,但全社会的野生生态保护意识较强,即使在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无论是自然保护区还是国家森林公园,其自然保护都做得很好,并能做到合理利用。对于具体计划和项目的操作,无论是保护还是利用,则从规划到实施都设计得很具体。“中国华南虎的南非野化训练”项目自2002年启动以来,虽然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是总体进展顺利。中国华南虎在野外的捕食技能有了明显改善,开始体现出老虎本身的野性。在野化过程中,逐步摸索了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华南虎野外管理方法,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考察座谈会上,常务副院长张守攻分别从考察总体回顾与评估及可能的科学研究领域、部门间协调与支持、部门内的管理与项目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小结,并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生态与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应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科学领域和经济领域,我们应有的放矢,积极学习、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技术。他说,“中国华南虎的南非野化训练”取得了良好进展,但是“呼啸山林需时日,人佑自然无待期”。相关机构宜进一步认识项目的目标和意义,共同努力,推进项目。同时应考虑进一步加强“中国华南虎的南非野化训练”的技术总结、信息共享、交流和宣传。建议进一步争取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项目的理解和支持,促进该项目在中国国内的发展,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发展华南虎这一重要、独特的种质资源。要进一步发挥我院多学科优势,加强在自然生态管理与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勇于实践,以科学的研究结论和成功的发展模式,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制度安排和资金支持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促进中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森环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