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浙江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亚林所王敬文研究员主持承担的浙江省一般科研项目《酪氨酸制取和酶法合成黑色素产业化技术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汇报,查阅了研究资料,通过认真讨论评议,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新颖,目标明确,工艺合理,数据可靠,具有较强的原创性,为生产黑色素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所发明的酶促合成黑色素技术,为产业化开发黑色素创造了条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以产业化制取黑色素为目标,从竹笋和笋加工排放液中分离制取高纯度酪氨酸,体外模拟和建立了酶促反应系统,将酪氨酸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黑色素产品。研究了酪氨酸氧化酶和酶制剂、酶促反应系统组成和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促反应系统的调控和黑色素的合成,黑色素产物的分离和纯化;制订了工艺流程,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数据。
该项目建立了高效、稳定的酶促反应系统,提供了制取黑色素的新技术、新方法。此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元酚(酪氨酸)底物,还可以适用于二元酚、三元酚底物。通过对酶促反应系统的调控,生产出了7种型号的水溶性黑色素产品。酶促合成黑色素技术,较传统的从动植物材料分离制取黑色素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等技术优势,产品纯度高,应用广泛。
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技术路线切实可行,研究成果为生产黑色素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为竹副产品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所生产的黑色素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完善工艺,加快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