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生态站主体建筑
人工模拟增雨实验
甘肃民勤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始建于1960年,2005年被批准为荒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该站以地面基点观测、试验为主,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等现代生态学研究手段,围绕干旱地区荒漠化防治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各主要类型生态系统和环境状况进行了长期、全面的监测和研究,建成了为荒漠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长期、系统科学数据的定位观测站。
近年来依托本站平台获得了科技奖励16项,出版专著9部,发表科研论文290余篇;首创了沙丘梭梭造林技术;发明了粘土沙障固沙技术,并形成固沙削顶、流沙改造“一条龙”模式;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沙漠植物园和造林固沙样板;开展了沙生植物的引种驯化、珍稀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沙旱生植物生理生态与抗逆性及沙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研究工作,成功地筛选出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同类沙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先后建立了6个防风固沙、封育保护和沙区药用植物及经济植物栽培示范区;成功实施了“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开创了应用系统科学和持续发展思想和方法防治荒漠化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