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访问座谈与现场专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利用遥感数据和计算机处理等先进技术和手段为保护区科学考察和合理规划做出科学、客观的分析研究。通过整理和研究,三江源地区的植物种增加到2308种,与第一次规划提供的550种相比,增加了1758种;发现了十多种新分布的鸟类。完成的三江源综合考察报告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土壤类型及分布、水文、湿地、冰川现状及分布等。并对三江源区河流水文特征及湿地生态系统现状与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及保护对策;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及治理对策;鼠害现状与治理措施;围绕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考察三大江河流域的水、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掌握该地区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状况,对该地区水、湿地减少和退化、草场退化、鼠害等起因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阐明“中华水塔”生态系统和区域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考察的基础上,开展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性分析,对原有25处核心区进行数量和面积调整,提出了19个核心区划分方案,并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核心区和各核心区的重点保护对象,提出合理、科学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方案。
推广情况:1, 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晋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为三江源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