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组织鉴定。
1.共收集国内地方栽培木豆种质资源271份,大豆DNA导入木豆材料6份,引进国外新品种105份,在本所元江试验站建立木豆种质资源基因库。2.深入研究究了地方木豆质量性状、数量性状、蛋白质含量等的组成、变异及性状相关关系,揭示了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的遗传多样性。3.在对收集的木豆品种及地方栽培材料进行细致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木豆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划分标准,并提出根据熟期-百粒重-种皮色三性状组合划分类型群,这将对国内木豆研究和利用的规范化起到推动作用。4.估算了木豆主要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表型变异系数、遗传相关系数、表型相关系数和环境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为木豆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5.从引进品种中选出9个具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在三个地区进行适应性研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严格而科学的统计分析及检验,科学地评价了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生区域。 6.研究了香酥木豆、木豆豆沙、木豆叶蛋白提取、木豆淀粉制备超强吸水剂等加工利用技术,拓宽了木豆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