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杨树抗病虫害育种新技术研究
时间:2010-11-05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从美国引进AFLP分子标记技术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技术,并建立了由489个标记构建的美洲黑杨回交群体遗传图谱和有236个标记的毛新×毛杂交群体遗传图谱,初步确定了杨树抗光肩星天牛和抗溃疡病基因位点。从法国引进抗虫化学物质分析技术,对我国美洲黑杨回交群体开展了抗虫化学物质测定和抗虫化学物质基因定位研究。从日本引进并筛选出早期人工接种及杨树抗虫性鉴定方法,建立了美洲黑杨和毛白杨抗虫、抗病测定方法。提供5个抗光肩星天牛和7个抗溃疡病的杨树育种材料,为杨树抗病虫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1996年被列为引进项目,2001年10月31日国家林业局“948”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了现场查定,同年11月30日在北京邀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会议验收。与会专家在听取了课题组对该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的汇报,查看了有关技术报告和现场查定材料后,经讨论认为:结合林业特点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并用于杨树抗病虫品种选育,对鉴定林木抗性、缩短育种周期、提高林业科技水平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了专家组验收。
  推广情况:引进AFLP和QTL新技术和抗虫化学成分分析技术的同时在林科院林木培育和生态环境两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建立起了AFLP分析系统和抗虫化学物质分析系统,并能够向全国开放使用。 利用引进技术培育的杨树抗病虫新品种目前正在中试,不久可在生产中应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