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杉木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
时间:2010-11-05 来源:林业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热带林业研究所
  完成人:盛炜彤 白嘉雨 范少辉 徐大平 杨承栋 张建国
  研制时间:1997.1-2001.12
  “杉木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研究”项目是针对人工林连载导致地力衰退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的。项目选择杉木和桉树这两个在中国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树种,在生态系统水平上,以系统的营养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找出影响人工林系统土壤肥力和生物生产力衰退的功能性障碍为目标, 研究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的机制和技术途径。该项目从1997年1月开始实施,至2001年12月结束,系统地对两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林群落结构、林木营养特性、林地土壤变化、林木生长、生物生产力及养分生物循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与机理,认为杉木人工纯林主要是由于生物学特性(自肥能力差)不利于地力维护和传统育林措施损耗大量养分,导致杉木连栽林地土壤综合功能退化,特别是有效的P与N亏缺。桉树人工纯林主要是由于不合理整地和过度收获造成严重养分收支不平衡,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土壤物理性质变坏和有效养分严重亏缺。这些研究成果为杉木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和地力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保持长期生产力的立地管理和经营模式等建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