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白蜡虫自然种群生态学研究及应用
时间:2010-11-05 来源:资昆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完成人:陈晓鸣 陈勇 王自力 叶寿得 王绍云 冯颖 赵杰军
  研制时间:1995.01-2000.12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开展了1.白蜡虫自然种群生命表研建:通过对自然种群调查和研究,首次建立了白蜡虫自然种群生命表。2.泌蜡规律研究:研究发现白蜡虫泌蜡主要受相对湿度和光照的影响,高湿度、低光照有利于白蜡虫泌蜡。3.泌蜡机理及生态适应性研究:通过研究将白蜡虫泌蜡机理定义为“白蜡虫泌蜡现象是白蜡虫雄虫对环境的一种自身的保护性反应和生态对策,是对不良环境因素的一种抵御性反应”,科学地解释了白蜡生产中“高山产虫不产蜡,低山产蜡不产虫”现象。基本上弄清了白蜡虫的生态适应性规律,提出了新的中国白蜡适生区。4.生殖方式:首次了发现白蜡虫孤雌生殖现象。5.白蜡虫营养需求研究:研究表明,白蜡虫雌虫生长发育与无机盐,蛋白质等密切相关,白蜡虫雄虫泌蜡与无机盐等有关。6.白蜡虫与寄主植物耐虫率研究:试验表明,产蜡时,白蜡虫在水白蜡上的覆盖率为75-90%时较合适,产虫时,在女贞上的寄生率在100-150头/M之间较合适。7.同地产虫产蜡模式研究:提出了在适生区内建立“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较,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白蜡虫资源,降低白蜡生产成本。8.天敌研究:通过调查弄清了白蜡虫主要天敌及危害状况,为防治天敌提供了科学依据。
  推广情况:“同地产虫产蜡”生产模式已在云南省昭通地区、楚雄州、昆明等地进行推广示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