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桉树菌根对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及机理研究
时间:2010-11-05 来源:热林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完成人:弓明钦 陈羽 王凤珍 仲崇禄 禢瑞光
  研制时间:1998.1-2000.12.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室内分别采用平板法和纸蝶法进行ECM菌种拮抗作用测定,供试的7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青枯菌拮抗作用,尤以921 6、E4070和9402三个菌株的拮抗作用明显。VA菌接种内生菌根真菌对桉树幼苗抗病性的提高效果明显,其中以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90068菌株、90036菌株的效果最好,发病率为0%。研制出抗青枯病ECM菌株的快繁技术,10天时间可增殖50倍;克服华南高温天气带来中间寄主生长不良的不利影响,一年可繁殖3-4次,繁殖倍数达30-40倍/年。采用经切梢和切根后再接种青枯病处理的方法,研究桉树菌根化苗木对青枯病防治效应,所有菌根化苗对青枯病均有一定的抗性,其中以9216、E460 2、E4070、9402及H4111菌株的抗病效果为好。菌根化苗木的田间抗性测定也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死亡率与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其差异分别为极显著和显著,而菌根化苗在树高及地径生长上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著的,综合比较而言,以E4602、E4728、E4070和9216菌株在田间的抗病表现为好。桉树幼苗接种菌根真菌之后,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菌根化苗的某些生理及代谢活动产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桉树对青枯病的抗性。
  推广情况:亚洲浆纸金光集团(APP)在南方各省的桉树丰产林无性系苗上山造林中大部分要求菌根化苗上山;另鼎丰纸业在1999-2000年的桉树丰产林中应用菌根技术,菌根示范林幼树长执良好,无青枯病发生,而其他地段丰产林青枯病有发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