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东北天然林区立体林业经营技术黑龙江省带岭林区立体林业经营试验
时间:2010-11-04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1997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研究是在对林区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气候、土地、水、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资源)及林区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劳动力、经济状况、消费需求、产品的外部市场等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 根据适地适业、营养级、多维时空利用等七项生态经济学原则, 以带岭林业实验局为试区, 共设置了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栽培业和林副产品开发利用等四个子系统, 20个子产业试验。经过五年的经营试验, 积累了大量的结果和数据, 在此基础上, 对各项试验进行了技术分析和总结, 同时, 还对各项试验的经济效益(内部收益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生态效益的社会效益(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进行了评价, 最终筛选并推荐了林参兼作、林芪间作等13个综合效益高、有发展前景的非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类型, 并且为带岭林区组装立体林业经营模式、发展立体林业提出了具体建议。该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在中国首次提出了东北天然林区的立体林业经营的理论、指导原则、设计方法、效益评价体系, 使过去东北天然林区的林副特产多种经营, 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与技术水平;首次将生态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具体应用东北天然林区立体林业经营完整系统的设计和建立中, 不仅要推动各非木产业系统的发展, 而且要促进林区立木资源增长, 把非木资源和立木资源的发展利用结合成统一体;提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非木子产业模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其中, 林参间作、林芪兼作、牛蛙驯养、桦树液采集和加工利用等模式属首创, 麝鼠养殖、养牛和集材有机结合、林蛙放养等子产业都有新意, 而且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都很高, 成功地为东北天然林区的立体经营建立了样板;在对一些子产业进行经营试验中, 大胆尝试了个人、家庭或作业班(组)承包经营的方式, 为东北天然林区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拓了新的生产经营模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