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刺槐优良次生种源和优良无性系(品种)选育
时间:2010-08-19 来源:林业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河北省邯郸地区漳河林场;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淀林场; 天津市武清县林业局; 河南省西华县西华林场
  完成人:顾万春; 王建元; 周四万; 金万庆; 杨继敏; 吴理贵; 何仙珍; 刘德贵; 段艳芳; 牛金星; 孙浪; 杜灿章; 吴广彪; 杨宝奎; 佟超然
  研制时间:开始日期: 19790101 完成日期: 19801230
  198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科委组织鉴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991 科技进步 2 林业部。
  1.根据刺槐中心栽培区6省(市、区)9个次生种源多点试验林8年生结果,评价选出辽宁盖县、甘肃天水、江苏阜宁3个优良次生种源, 遗传增益10.7%~14.6%。2.在全国7个省市区试验设置8块无性系测定林,经过8年测定和动态评价, 为华北、西北、黄淮海、京津唐等刺槐栽培区选育出11个刺槐优良无性系, 平均材积增益40%~60%。3.进行了刺槐无性系插根繁殖的配套技术研究, 有很高适用性。通过多点试验, 进行G×E交互作用的生长适应性、遗传稳定性和生产力综合选育技术研究, 取得成效。配合进行生态递度(EGA)与GE互作效应的相关研究,并据此进行优良无性系适宜栽植区的评价, 做到了适地适品种, 具有创新性。
  推广情况:选出的盖县、天水、阜宁3个优良次生种源, 已经在长江以北12个省(市、区)推广, 根据5个省(市区)反馈的信息已推广1.13万hm↑2。选育的11个优良无性系, 在北方8个省市区7年推广560万株, 折合推广面积4.67万hm↑2, 其世行贷款项目推广1.4万hm↑2。
  社会效益:刺槐是生态林业和工业用材林兼用树种, 在我国23个省市区有栽培, 抗旱性和生态适应性很强, 选育的良种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优良次生种源, 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在相关学科中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