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中国木材渗透性及其可控制原理和途径的研究
时间:2010-08-19 来源:木工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完成人:鲍甫成; 胡荣; 吕建雄
  研制时间:1980年1月~1990年12月
  1995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研究成果是一项基础性研究成果, 在理论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使我国木材渗透性的研究达到一个新阶段, 为国际木材渗透性研究领域提供了新论据、新结果、新论点, 同时, 对我国木材加工处理技术(防腐、阻燃、干燥、浸提、油漆、胶粘、制浆、造纸等)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该项研究采用国际先进试验技术和首创独有的“木材显微渗透试验技术”和自行设计的“木材高压下液体渗透试验技术”, 对中国木材流体渗透性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并取得6个方面成果: (1)中国重要树种木材流体渗透性的研究; (2)泡桐木材渗透性与扩散性的研究; (3)木材中流体流动形态和机制的研究; (4)木材有效毛细管结构的研究; (5)木材流体渗透性可控制原理研究; (6)木材渗透性可控制途径的研究, 该成果属当代世界木材流体渗透性研究领域的前沿, 理论充分, 见解新颖, 结论正确,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关键技术: (1)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国产40种重要树种木材渗透性参数, 从理论上揭示了我国木材渗透性特点和规律; (2)首次研究报道世界木材科学热点木材流体动力学, 流体流动形态和机制; (3)在国内首次报道了当代木材科学前沿木材具有流体可渗性有效毛细管结构; (4)探明了木材渗透性可控制原理; (5)提出了木材渗透性可控制途径。 创新点: (1)研究得出早、晚材渗透性高低因树种而异的新见解, 一反国内外认为晚材渗透性比早材高的论点。(2)实验提出木材渗透性与密度无关的新创见, 对国内外长期公认密度低的木材渗透性高的观点提出了异议。(3)首创了国内外至今未见的“木材显微渗透试验法”, 能进行木材微区和解剖分子渗透性试验, 把木材渗透性的测定从宏观水平提高到微观水平, 大大深化了研究深度。(4)研究用细菌选择性降解纹孔塞, 成功地改善了难浸浸注木材渗透性, 取得了其它国家所未有的突破性结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