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介绍 > 正文
成果介绍
主要树种木材天然耐腐和抗蛀性试验研究
时间:2010-08-19 来源:木工所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完成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完成人:周明; 汤宜庄; 纪成操; 施振华; 刘秀英
  研制时间:1972年~1973年;1979年~1980年;1988年~1991年
  1992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木材天然耐久性即木材在天然状态下抗生物危害的性能, 是木材基本性质的一种。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众多, 而不同树种木材耐久性相差很大, 虽是同属的木材变异也很大。因此, 不了解各树种的耐久性能, 对木材利用上造成种种弊端, 如优材劣用, 好材滥用,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了充分发挥木材本身具有的优良性能, 该成果对我国281种主要用材树种木材进行了天然耐腐性试验, 指出了耐腐性强、耐腐、稍耐腐和不耐腐的树种; 并对165种树种木材进行天然抗蚁蛀性试验, 指出了强抗蚁蛀、中抗蚁蛀、弱抗蚁蛀和不抗蚁蛀的种类。在试验的基础上, 参照美国ASTM D2017-81《木材天然耐腐性快速实验室试验标准方法》和日本JISI2119-1963《木材腐朽试验方法》标准,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有关验证实验, 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意见, 制订了《木材天然耐久性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该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其中实验室试验方法采用河沙—锯末作培养基, 具有独创性, 达到国外80年代同类标准水平。该成果对我国的营林育种、木材合理利用以及生产、教学、科研提供较系统的科学依据,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较大经济效益, 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科学地评定木材天然耐腐性与抗蛀性等级的关键技术是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试验。该成果制订的标准, 方法简便易行, 便于生产、科研、教学等部门使用。独创的“河沙—锯末作培养基”主要优点是具有良好保水、保温性, 菌丝活性较强, 表现在对木材腐朽后的重量损失率较大; 且河沙、锯末(屑)材料易得, 价廉等优点, 符合国情。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