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教育 > 正文
科普教育
生态文明,我们行!——中国林科院科普社区举行2009年科技周专题科普活动
时间:2009-05-18 来源:党群工作部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张孚允教授做科普报告







  

  5月16日,由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和海淀区科协主办、中国林科院和青龙桥街道办事处承办的“生态文明,我们行”2009年科技周专题科普活动在中国林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海淀区67中学、培星小学的学生,林科院老科协会员,林科院社区和厢红旗社区的居民共300余人参加活动。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副司长杨林、海淀区科协常务副主席李云飞、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青龙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许振亲临指导并作重要讲话。

  清晨,中国林科院学术报告厅彩旗飞舞。报告厅前,科普活动的宣传板鲜艳夺目,新制作的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科普展板吸引了早早到来的67中学、培星小学的学生。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着,互相讨论着。

  在激越的“欢庆锣鼓”声中,科普活动开始了。

  “今天活动的主题是——生态文明!”。

 “我们的口号是——生态文明,我们行!”

  台上台下频频联动,相互呼应。这呼声,反映了与会学生和居民的心声:生态文明,事关地球安全,关乎人类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提高生态文明认识,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参加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文明成果,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67中的朱海江同学和培星小学的叶晓彤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学校的师生宣读了积极学习、倡导、实践、宣传、维护生态文明的倡议书和响应书,他们从积极参加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以实际行动爱绿护绿;从我做起,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响应号召,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遵守公德,爱护环境卫生;爱护野生动植物等方面提出了行动纲领和具体可行的办法。

  中国林科院科普社区向两个学校赠送了科普挂图和图书。

  中国林科院动物学家张孚允教授给大家做精彩的科普报告——“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张教授每年都要做几十场科普报告,他的多媒体资料已经是第48版了。

  从野生动物的定义和分类,到生存条件与人类的依存关系;从野生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到通过仿生科学被人类广泛利用并产生巨大的科学、经济、军事价值,张教授侃侃而谈,台下听众聚精会神。数百张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野生动物图片,带给在座者深深的思考,让同学们大开眼界,他们时而惊呼,时而赞叹,时而开怀大笑。

  当主持人宣布本次科普活动结束时,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来到讲台前,观看张教授带来的鸵鸟蛋和珍珠蚌。

  作为承办单位的中国林科院、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北京市科委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推出了面向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内容丰富多彩的“科普套餐”,包括科普报告、科普电影、树木认知活动、花草种植实践、蝴蝶标本制作、送科普进课堂进社区等。

  67中的张老师和培星小学的焦老师都和中国林科院科普社区相约,下次继续开展“请进去、走出来”这样的科普活动。

  为了做好这次科普活动,院办、党群部、报告厅、居委会、老科协、“森林之声”鼓乐队等做了大量工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