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叶可以通过修枝、生长季采伐带叶杨树以及秋季收集落叶而获得。杨树修枝沿主干逐年升高到 8米,每株高产的杨树每年平均可提供 1 – 3 公斤以上的鲜叶。如按 3×6米的株行距,每亩37株计,每亩杨树丰产林木每年通过修枝可得到 37 – 111 公斤鲜杨树叶。许多村的杨树丰产林都在千亩以上,一千亩杨树每年通过修枝可提供 3.7 – 11万公斤鲜杨叶。
生长季采伐杨树,每亩大约可得 750 – 1000 公斤鲜杨叶,可将采伐时间安排在9 –10 月,生长旺季后,对杨木产量影响小,同时可贮备越冬的饲料。
秋季落叶的营养较鲜叶差很多,但在冬季缺少饲料的情况下,仍可作粗饲料。1986 年11月,临沂市中间试验区的养羊专业户和养牛专业户,收集了 1.5 万多公斤杨树落叶作越冬饲料,效果很好。
(1) 杨叶粉 将带叶树枝置于林下晾晒干,敲打、采摘下干叶,用粉碎机磨成粉。杨叶粉呈暗绿色,有清香味,置于袋中可长期贮存。杨叶粉适于与其他紧饲料混合喂长毛兔、猪和鸡。
(2) 杨叶青贮 青贮是贮藏和调制饲料的好方法。将鲜杨叶紧实地填于密闭的容器内,经过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杨叶变得柔软多汁,有酸甜芳香气味,适口性好,牛羊爱吃。可长期贮存,供冬季缺青饲料时用。
青贮是利用乳酸菌在缺氧的条件下把青绿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变为乳酸,不断增加饲料的酸度,当pH值增加到 3.8 – 4.2时,就能抑制其他腐生菌的繁殖,乳酸菌本身的活动也受到抑制,此时青贮饲料的酸度保持相对稳定,其他微生物的活动也基本停止。青贮饲料的养分少受损失。
制作青贮杨叶应逐层踏实和密封,尽量减少残留空气,为乳酸菌的迅速繁殖创造缺氧条件。新鲜的杨叶,其细胞继续呼吸,消耗窖内的氧气,同时产生热量,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乳酸菌在30℃下繁殖最快,杨叶适宜的含水量为 70 % 左右,叶太干时可洒水调节湿度。杨叶量少时,可用缸贮,用塑料布封严缸口。杨叶多时,可修建青贮饲料窖,如4.5米长,1.5米宽,1.3米深, 容积9.9 立方米,用砖砌,用水泥抹底。
集约栽培措施在提高杨木产量的同时也大幅度提高杨叶面积,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叶量比一般杨树林多几倍。根据5年生的I-69杨林(3×3 m,3×4 m,3×5 m)叶量的调查,鲜叶每亩产量为652.68 ~ 706.7千克;烘干叶每亩产量为241.7~269.2千克;叶面积指数为3.5~4。在良好灌溉的条件下,5年生I-69杨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可增加到7.65。叶面积指数指单位面积上植物叶面积数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在山东莒县二十里乡,对5年生I-69杨林( 3 × 6 m,每亩37 株)的调查,生长季中,8、9 月叶量最大,以后因部分落叶而减少;不灌溉的丰产林,鲜叶产量每年每亩864.7 kg ,叶面积指数为3.8。灌溉的5年生丰产林的鲜叶产量最高可达到 每年每亩1172.6 kg ,叶面积指数5.9,而说明灌溉可以大幅度增加杨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