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插干苗深栽亦称杨树插干深栽,或截根苗深栽,80年代已在在我国“三北”地区,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山西和北京大面积推广,效果很好。沿河滩地和阶地,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可以推广此法。在北方,地下水位1.5-2.0米的造林地,可用截根的大苗深栽入地下水中。在挖大穴时,可在穴底挖小穴,或用铁钎打孔至地下水,插入截根苗。用钢钎打孔时,可先挖小穴,倒入少量水,打孔时可湿润孔壁,使土变软,并且可以防止沙土下塌,减少摩擦,可以提高工效。此法的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苗木抗旱力强。由于杨树苗干发不定根能力强和苗木浸入地下水的基部能直接吸收水分,杨树截根深栽造林技术有明显的水分优势。
赤峰市液压机械厂研制的液压钻孔机,可钻 2 – 3 米深、孔径 10 – 12 厘米的栽植孔,每小时可钻孔50 - 60个。
干旱地区杨树插干深栽造林技术已被列入原林业部1990年100项推广项目和原国家科委重点技术推广项目。 深栽入地下水的杨树,由于加深和扩大了根系,以及插干浸水部分直接吸收地下水,所以有明显的水分优势,在无灌溉的条件下造林,能达到95%以上的高成活率。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推广此技术已取得好效益。在我国西北绿洲,沙漠丘间低地、湖盆周围、沿河阶地和山前地带,凡地下淡水深2米左右的非盐碱土,均可采用此法。
作者与湖北省嘉鱼县林业局、湖北仙桃市刘家垸林场及山东省沂水县林业局协作,进行留根育苗与截根苗深栽试验,在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造林项目中,试验面积共计450亩;中间试验面积3000亩,通过了技术鉴定。试验效果良好,既提高了苗木质量,又提高了造林质量,一举两得。杨树留根育苗与截根苗深栽系列技术,在湖北已经普及。
长江中下游雨量和温度条件较北方优越,使用此法造林的潜力更大。在这里经常有适于造林的土壤湿度,不必像北方那样将插干深栽入地下水中,插干深栽到80~100厘米深的穴中即可。中原地区沿河地下水位较高(1~2米)的立地,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也可插干深栽到 80 – 100 厘米。如果土壤干旱,或不湿润,则不可采用此法。
大面积生产性试验表明,截根苗深栽的成活率和生长量均不低于常规造林。在山东省沂水县,深栽于地下水中(地下水位1.6~1.7米)的I-69杨和中林46号杨的截根苗,显示出很强的抗旱力。1992年5月上旬到7月上旬,降雨量为48.5毫米,较历年同期降雨量225.1毫米少176.6毫米,出现了沂水县历史上少有的大旱。干旱使常规造林的杨树大量落叶,以后又发新叶,新梢冬季干枯。而深栽造林的杨树基本没有因干旱落叶。1991年和1992年都观察到,深栽的杨树较常规造林的杨树秋季晚落叶5~10天。
杨树插干苗深栽,一般采用1米处直径大于2.5~3厘米,苗高4米左右的苗木。在中原地区,山东和河南,只要土壤湿润,春季可以插干深栽。在长江中下游春、秋、冬三季均可进行插干深栽,秋冬季,只要有雨,土壤湿润,深栽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