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土除草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消灭与杨树竞争的杂草,是一项必要的措施。造林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每年1~3次。松土除草的深度一般为5~10厘米,里浅外深,不要伤根。一般用轻型原盘耙或旋耕犁完成。在劳力或机械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采用化学除草。
在农林间作的情况下,行间的松土除草结合农作物的松土除草进行。株间地和幼树周围空地也应松土除草,但常被忽略。
农林间作一般只延续2~4年,许多地方在农林间作停止后就放弃了对林地的土壤管理,结果杂草茂密,土壤板结,杨树生长量大幅度下降。作者在长江中游地区看到许多种植得很好的杨树丰产林,农林间作停止后,多年没有松土除草,林地杂草丛生,草根盘结,与杨树争夺水分和养分。林分后期的粗放经营使木材生长量明显下降,这是巨大的损失。对于成年林分,年年松土除草不可忽略,尤其在高温高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更为重要,那里杂草对杨树是厉害的竞争对手。
在法国卢瓦尔河谷对I-214杨的松土除草试验表明:9年连续的林分的材积(平均胸径29厘米,平均高23米,平均单株材积0.709立方米)比不松土除草的对照(平均胸径11.7厘米,平均高15米,平均单株材积0.095立方米)多6倍多。第五年开始松土除草的林分的材积(平均胸径19厘米,平均高21米,平均单株材积0.323立方米)比对照多2倍多。由此可见,仅仅是每年松土除草这一项简单的措施,就能使杨树材积产量如此成倍增加。我国许多林场和林农忽视松土除草的倾向应该切实纠正。
不松土除草表面上降低了成本,实际上丢失了比除草成本大得多的利益。在我国,成年杨树林不松土除草的现象到处可见,而材积损失不被觉察。应该对成年林分每年用圆盘耙中耕除草1-2次。
我国北方的一些国营林场,如内蒙古赤峰市城郊林场和辽宁省新民市机械林场,多年来坚持在成年杨树林的行间用圆盘耙松土除草,松土的深度15~20厘米,对促进生长有明显的效果。我国的杨树人工林在农林间作停止后应该坚持每年松土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