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林经营 > 正文
造林经营
什么叫杨树丰产栽培模式?其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时间:2010-11-05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杨树速生丰产要依靠良种和良法,良种只有在良法的配合下才能充分地发挥增产潜力,达到高产指标。我国农业上的“水稻亩产500公斤的栽培模式”,“ 小麦亩产400公斤的栽培模式”以及“吨粮田模式”等,由整套最佳农业技术措施组成,大面积推广卓有成效。在林业上,同样也有杨树丰产栽培模式,如年均亩产1.5立方米的杨树丰产栽培模式。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只有靠多种优化丰产栽培措施配合,才能实现。杨树人工林增产必需有多种措施配合,单项措施或措施不齐全,不能全面满足杨树速生的需要,增产有限。最高产量只有依靠综合的优化丰产栽培措施才能取得。
  杨树丰产栽培模式主要由综合的优化丰产栽培措施组成,另外还包括定向培育目标、产材量指标、轮伐期。杨树丰产栽培模式包括的丰产栽培措施有:良种壮苗、造林地选择、造林方法、萌芽更新、密度、间伐、农林间作、灌溉、施肥、修枝、林下养殖和掩埋落叶等。其中前4项措施(良种壮苗、造林地选择、造林方法、密度)造林时一次完成,为整个轮伐期林分速生丰产打好基础。后几项措施,则是在林分生长全过程或某阶段实施的,为林分速生、优质、丰产创造条件。
  上世纪80-90 年代,作者在山东省、湖北和辽宁省进行了20年杨树丰产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对上述各项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将优化的措施组装配套成丰产栽培模式,中间试验和推广证明这些丰产栽培模式是适用和高效的。
  杨树丰产栽培模式为不同的培育目标确定比较高的产材量指标及主伐年龄,并为实现产材量指标设计相应的配套丰产栽培措施。我国多数地区现已选用杨树良种,当前限制杨树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林地土壤肥力低下和配套丰产栽培措施缺失,因此丰产栽培模式一方面强调土壤肥力,着力培肥土壤,弥补地力不足,同时要全面落实配套的丰产栽培措施。
  杨树丰产栽培模式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1) 强化丰产栽培措施,提高林地生产力,达到最高的产材量指标,获取高额经济收入。充分利用农林间作和林下养殖(或种植食用菌),农、林、牧相互促进,在林地上以适当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尽量增加培育高产值的大径胶合板材的额比例;将行距扩大到6米和8米,尽可能延长农林间作的年限,以农业耕作代替对杨树的抚育;放宽株行距,降低密度,增加单株营养面积,改善杨树的生长条件,增强抗病虫能力。
  (3) 不提倡大面积推广专门生产小径纤维材的大密度人工林(如2×3米、3×3 米、3×4 米)。林分密度过大往往造成林木早衰,不利于农林间作,助长粗放经营,容易发生病虫危害。小径材的供应可以通过 3个间伐型的小径材+大径材的栽培模式来解决。另外,中径材和大径材的上部均可充当小径材。
  (4)在平原农区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为了少占耕地,应该提倡杨树团状造林模式和“四旁”杨树集约栽培模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