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林经营 > 正文
造林经营
北方次生林经营原则
时间:2010-09-08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1)加强法治,以法治林 
  次生林经营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法治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森林经营中普通采取的对策之一,它对各种经营技术实施发展林业建设、整治林权、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各种法制要紧跟上林务监督,做到以法治林。
  (2)保护和培育好次生林的原则
  北方次生林是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首先保护好次生林中原始群落残留的生物种群和稳定的生态系,特别保护好原始顶极群落残存小片林、散生针叶和珍贵的林木,以及幼树,再不遭到一切不科学的干扰活动,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加强培育技术措施,提高科技的贡献率,优化结构,经营成可持续发展取得三大效益的近自然林。保护和培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3)可持续经营原则
  可持续经营就是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用,特别强调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经营(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是现代森林经营的主导思想,是从永续收获(Sustained yield)、永续经营(Sustained management)和永续利用转变来的,本质上是相同的。
  可持续经营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生态系统能支持健康的生物体,并维持其生产性,适应性和再生能力;二是社会的持续性,要求从事的森林经营活动不要超过社区对所产生的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忍耐能力;三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可持续经营就是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根据上述核心内容,可持续经营具体到次生林经营是:以营林为基础采用综合培育法的技术措施,实现越经营越好,越经营越多,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总目标”“越好”是提高次生林生态效益和林分质量,“越多”是提高单位面积生长量和全林地蓄积量,以及满足人们对森林各种需求。这两条是可持续经营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4)一山一沟全面经营综合培育原则
  综合培育是:抚、改、造、封、采(经营采伐)、保护和培育、强化覆盖枯落层七项技术措施的总称。
综合培育以一山一沟整体为作业单位,统一规划设计,全面经营,因主导经营目标、因林、因地优化制宜地采取综合培育中各种措施,做到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则造,宜封则封等,优化结构,综合培育次生林。
  (5)经济原则 
  次生林经营不仅要遵重森林的自然规律,也必须符合经济规律,做到技术上科学合理,经济上合算,取得是技术的经济的统一。
  (6)以立地为基础多目标分类经营原则
  根据地势、地形(坡度坡向)、立地指数、母岩为基础划分立地类型,再根据立地类型的性质结合经济条件,确定出该地类型长期的主导目标经营林,(也可称之谓小班经营林)。例如,地形陡峭、坡度大、土层瘠薄等的立地类型,确定为水土保持主导目标林;河流两岸和坡麓区域好的立地类型,可确定为商品主导目标林。根据主导目标林的要求,制定出优化的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出全林地区的生产力和生态潜力。
  (7)优化结构的原则
  结构决定功能,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样的功能(作用),什么样的功能有什么样的效益;一个优化的结构可发挥出最佳的功能,产生最佳的正面效益(作用);不良结构,产生负面的功能和效益。次生林经营主要是采用各种技术调控成优化结构的全过程。实现优化结构的核心是:一是根据经营目标结合林况特点,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因林、因地制宜地采用优化结构的系列技术措施,经营成和谐的林分机制;一是采用的优化技术必须有优化的投资来保证实现。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做到技术与投资优化。二者的关系,主要根据投资决定技术措施。没有投资作保证的各种技术都是空谈。我国造 林有些是低劣林,甚至造林不见林,主要原因是缺乏适时优化技术和优化技术的投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