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造林经营 > 正文
造林经营
一山一沟综合培育经营次生林
时间:2010-09-08 来源:老科协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这一原则是由于次生林的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多样化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特点决定了采用综合培育的技术才能奏效,取得最佳的效益。
  以一山一沟(小沟系)为经营次生林作业的基本单位,按综合培育的技术划分经营类型,一次作业设计,连续施工,作业完一山一沟,再搞另外一沟。
  综合培育的基本内容是:“抚、改、造(更新)、采、封、禁”六项技术措施(经营类型)的总称。
  1.“抚”,对密度大、有生潜力的林分进行抚育间伐;对顶极群落的散生林木和幼树、幼苗;以及其它有生长潜力的林木,进行抚育,使其得到正常生长的环境条件。
  2.“改”,对林地生产力高,林分生产力低,未发挥出林地生产潜力林分,进行林分改造;但对改造林分中有生长潜力和顶极群落树种残存林木和幼苗、幼木仍应抚育不是改造对象,采用“抚改”结合的措施,既改造了低产林木,又培育了有生长潜力林木。  
  3.“采”,对次生林中的过丘木、病虫害感染木、老狼木、霸王木、生长衰弱无生长成材林木,进行采伐利用。改善森林卫生状,充分发挥林生产潜力,经济上利用了木材资源。
  4.“造(更新)”对改造林地、进行造林,对采伐利用后的疏林、迹地、进行更新造林。更新造林是提高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产力(资源)的关键,特别是营造丰产林。
  5.“封”对生长潜力正常、合乎经营要求、密度适中,暂时无需抚育间伐,亦无需改造的林分,或者条件作业的一切林分等,暂不作业进行封育。待改变需要抚育任凭,或有条件作业时在进行封育。封也是一种利用自然规律培育森林的一种措施。每年生长量一般都在4m3/公顷以上,积累了后备森林资源。
  “封”的另一含意,对原始顶极群落残留木和幼树,幼苗,以及珍贵树种,除首先抚育外,一律进行封育。
  6.“禁”(封)对山脊陡峭,裸岩、生态脆弱、土壤浅薄坡度大的区域,长期封育,绝对禁止一切的干扰破坏活动,表明,可取得最佳培育次生林的好效果。因林、因地、因经济效果优化制定做到:宜抚则抚,宜改则改,宜造(更新)则造,使一山一沟中每一森林资源地段,都得到科学的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次生林的生产潜力,提高了整个沟系次生林的定量,提高了林地利用律,此外,可以做到(利用与培育森林相结合,培育与改造结合,造(更新)抚结合。生物效果与经济的统一,同时也能充分利用营设施,便于集中人力物力提高作业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有的 林场做到以林养林的好效果。)实现了越经营越好,越经营越多,可持续经营的目标。
  实践表明,一山一沟内采用任何单一经营技术,如单一的抚育或单一的林分改造措施,都不符合次生林的特点,违背了因林、因地优化制宜的原则,从而不能取得实现次生林优化高三大效益的目标。
  必须指出,无论任何地区的次生林和何种经营集约条件,均可采用一山一沟综合培育的原则。实践表明,在较集约经营的甘肃小陇山次生林区可以应用,效果很好;在粗放经营的大兴安岭南坡次生林区,同样可以应用,并且同样取得最佳效果。一般说来,通过封育类型来控制,在粗放经营地区,封育类型的数量比较多一些,面积大一些,抚育和林分改造类型少一些;而集约经营区,其经营类型的数量和面积恰好相反,从而可以看出,封育类型起着杠杆调节的作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