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系(品种)单一,林木的遗传性单一,一旦遇到严重的病虫侵害,可能招致惨重的损失,因此应该改变我国很多地区杨树造林品种单一的现状,实行多无性系(多品种)造林。
大多数树种都是用种子繁殖,通过有性繁殖,每一个后代植株的基因型都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其群体的遗传基础广,对于病虫害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用插穗无性繁殖的杨树无性系(品种)则与此相反。杨树无性系(克隆,clone) 的基因型,或品种的基因型是完全一致的,其群体的遗传基础是窄的。人工选育出杨树的优良植株(即原株)后,通过无性繁殖(即插穗扦插)获得大量同一无性系的苗木,这些苗木是原株的克隆(clone),或称原株的无性系,具有与原株完全相同的特点和基因型。因此,我们用单一的杨树无性系(品种)的苗木所营造的杨树人工林,全部林木的基因型是完全一样的。林木群体保持完全一致的基因型,对于人类是很有利的,可以稳定地保持一致的品种优良特性。但是当病虫害和环境产生变化时,它们的适应力和抵抗力比种子繁殖的林木要差得多,容易受新的病虫害的侵袭,甚至毁灭。
欧洲、阿根廷、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都曾发生过这样的灾难。上世纪60 - 70年代,意大利的杨树曾遭受黑斑病严重危害,不得不彻底更换用量最多的杨树无性系 I-214 杨,受到很大损失。这对我们是前车之鉴。因此,杨树造林一定要强调多无性系造林。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应该选定 5 – 8 个优良杨树无性系供造林用,改变目前大面积人工林只有单一或一两个杨树无性系的现状,以消除潜在的危险。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杨树品种单一的问题。例如,很多地方以前过多地种植I – 69 杨和 I – 72杨;后来又过多地种植中林46杨;近几年又过多地种植107杨。最近有些地区大面积杨树发生褐斑病,引起早期落叶,对生长影响很大。在河南濮阳市和山东菏泽,最近两年发现一种新型杨树枝干病害,危害非常严重,而且传播很快,暂定名为杨树腐皮病。这是危机的信号,我们不应该忘记,正是黑斑病给欧洲杨树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吸取欧洲的教训,防患未然。提倡杨树多品种造林是预防病害大发生的重要措施。
上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贷款的国家造林项目,注意到我国杨树造林品种单一的问题,特别提出实行杨树多无性系造林要求。但是至今各地对此要求重视不够,缺少得力措施,应该改进。